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在飲食和作息上我們都要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特別是我們女性同胞,現代的女性兼顧事業和家庭,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下面讓我們的張董曉專家來傳授我們女性有關乳腺增生的食療方法,以及一些養生之道。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乳腺增生病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平時街道上散播的很多雜志、電視新聞、網絡多多少少也讓我們常常到到哪些女性又得了乳腺增生,或者什么乳腺癌等等。其實乳房疾病很普遍的存在,那么,究竟乳腺增生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乳腺增生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所致,這一點已得到了學術界的共識。但是究竟是哪些激素在什么樣的環境下發生了怎樣的失調,尚無統一而明確的認識。
比較經典的病因學說是,雌激素與孕激素平衡失調,表現為黃體期孕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的量相對增多,致使雌激素長期刺激乳腺組織,而缺乏孕激素的節制與保護作用,乳腺導管和小葉在周而復始的月經周期中,增生過渡而復舊不全,從而導致乳腺增生病的發生。近年來,許多學者認為,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表明,激素受體在乳腺增生病的發病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何種原因導致的內分泌激素紊亂
我們人體內部的環境為什么會發生改變,是怎樣改變的呢?這是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空間、工作學習及生活條件、包括人際關系和各種壓力造成的,從而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進而使某一種或幾種激素的分泌出現異常。在長期的緊張焦慮狀態下,神經傳遞介質環境改變,發生雌激素不協調,而可能引起或加重乳腺增生病。
中醫認為肝腎兩經與乳房關系密切,其次是沖任兩脈。肝郁氣滯、情志內傷在乳癖的發病過程中有重要影響。平素情志抑郁,氣滯不舒,氣血周流失度,蘊結于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氣橫逆犯胃,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氣滯血瘀挾痰結聚為核,循經留聚乳中,故乳中結塊。肝腎不足,沖任失調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
腎為五臟之本,腎氣化生天癸,天癸激發沖任,沖任下起胞宮,上連乳房,沖任之氣血,上行為乳,下行為經。若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血滯,積瘀聚于乳房、胞宮,或乳房疼痛而結塊,或月事紊亂失調。
乳腺增生病與乳癌在臨床表現上都以腫塊為主,在發病機制上有相似之處,而且某引起類型的乳腺增生病可以發展成乳癌。乳腺增生病與乳癌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雖然已研究了150多年,但直到現在,仍未能完全搞清楚,總之我們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在醫學上,總是有很多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的詞,比如說癌癥。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乳腺癌讓每一個女性患者都面臨崩潰。它可謂是奪走女性生命的疾病榜第一殺手,但很多女性卻仍然對此疾病有所忽視,也因此給了乳腺癌可趁之機,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乳腺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
1.腹脹
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癥狀。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規律出血
美國某博士表示,月經周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癥子宮內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內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征兆。
3.乳房硬塊
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坝绕涫侨榉砍霈F皮疹,并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某腫瘤學家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號。
4.疼痛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并持續一周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癥征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癥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癥轉移的癥狀。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5.淋巴結變化
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癥狀。
6.發燒
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癥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征兆了。癌癥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癥狀。中國某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38攝氏度左右,當合并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7.體重莫名降低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復腹瀉和便秘是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癥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8.持續腹痛且伴抑郁
美國癌癥協會某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郁癥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郁與胰腺癌關系極大。其他癥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9.疲勞
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癥已有所發展的征兆,但對于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癥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么區別呢?美國癌癥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癥的疲勞不論怎么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10.咳嗽不止
美國某醫學院一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11.吞咽困難
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應該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后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后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12.皮膚變化
美國某癌癥研究中心腫瘤一學家提醒,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著,并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征兆。觀察幾周后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
13.異常出血
米歇里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癥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北京某外科主任醫師也提醒,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癥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本期嘉賓介紹
張董曉
女,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外科專業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擅長中醫藥治療外科疾病,尤其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疾病方面具有一定建樹。長期從事中醫外科學的課堂授課及臨床帶教工作,授課對象包括本科生、碩士生、留學生、雙學位班、進修生等,并受邀赴新加坡等地進行中醫外科學的課堂授課工作。發表專業論文三十篇,主編并參編《中醫外科學》、《中醫乳房病學》等專著8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項目資助。
14.口腔變化
美國癌癥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5.消化不良
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癥狀。
以上就是乳腺癌的早期癥狀的一下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建議大家能養成定時去體檢的好習慣,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