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局麻,以Veress氣腹針穿入腹腔,經此緩慢注入空氣,每次1.5L,2~3次/周,共2~3周。
2、手術時機和原則
(1)時機
切口疝形成后,局部組織需要再塑型,這一過程約需6個月。為預防術后復發,切口疝的修復手術以疝發生后6個月實施為宜。因第1次手術后,腹腔臟器存在炎性粘連,修復手術較早實施,容易損傷腸管。某院曾收治1例腸外瘺病人,因結腸癌手術,術后1個月發生切口疝,術后2個月施行切口疝修補術。因局部結構不清、腸管炎性粘連,以致術中損傷小腸,導致修補術后腸外瘺、切口裂開而就診。
(2)原則
①切除切口瘢痕。
②顯露疝環后,沿其邊緣清楚地解剖出腹壁各層組織。
③回納疝內容物后,在無張力或低張力的條件下修復各層腹壁組織。
3、切口疝修補方法
包括:①直接縫合;②自體組織移植;③合成材料修補;④腹腔鏡修補。
(1)直接縫合
疝環直徑≤5cm的較小或筋膜結實的切口疝,可直接縫合。首先解剖缺損邊緣,清除瘢痕組織,筋膜對筋膜逐層縫合;腹壁結構不清者,也可用10號絲線腹壁一層間斷縫合。對于較大的切口疝,或腹壁肌肉萎縮、筋膜薄弱的切口疝,可作切口兩側筋膜的減張縫合,切忌強行拉攏縫合而致筋膜撕裂,或腹內壓力增高,造成術后復發。當然移植物修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2)自體組織移植
修補適用于疝環5cm的切口疝。常用的自體組織有闊筋膜、腹直肌前鞘、股薄肌的自體真皮等。此修補創傷大,且又造成新的組織缺損,故已被合成材料修復所取代。但對于經濟尚不發達的地區基層醫院,自體組織移植修補仍不失為一種經濟、有效的修補方法。
(3)合成材料修補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合成材料有3種:聚酯類、聚丙烯類和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聚酯類補片可應用成品(Mersilene),也可使用用于心臟手術的普通滌綸片,由于更為優良的聚丙烯類補片的普及,聚酯類補片應用已減少。
聚丙烯補片為單層網狀結構,是目前常用的腹壁缺損修補材料。與其他不吸收材料相比,聚丙烯補片具有以下優點
①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作用明顯。
②其網眼結構易被纖維組織生長穿過,能夠早期嵌于組織之中。
③植入后能保持較高的抗張強度。但是,聚丙烯補片由于表面較粗糙,與腹腔臟器直接接觸時,可能引起腹腔粘連,甚至侵蝕腸壁、導致腸瘺發生;后期的瘢痕收縮可能會造成網片扭曲,其不規則的表面可刺激并損傷周圍組織,引起感染或皮膚竇道形成。
e-PTFE柔韌光滑、順應性好,機械性能較聚丙烯網更優越。當補片與腹腔臟器直接接觸時只引起輕度粘連,一般不會導致腸瘺的發生。與聚丙烯補片相比,e-PTFE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作用小,且纖維組織很難在短期內生長進入補片的微孔結構,易造成補片與周圍組織嵌頓和不良。
目前還有一些可吸收的腹壁缺損修補材料用于臨床,主要包括聚羥基乙酸(Dexon)和聚乳酸羥基乙酸(Vicryl)兩種,其完全吸收時間為3個月。采用可吸收網片修補腹壁缺損的初衷是為了避免高分子材料可能帶來的遠期并發癥。但在實際應用中人們發現,由于Dexon和Vicryl不能刺激起足夠的纖維組織增生,吸收后往往在修補部位再次形成腹壁疝。因此,這兩種材料用于腹壁缺損修補尚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