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過記憶力、肺功能、皮膚彈性等10個指標反映出來。為您解讀這10個指標。中老年朋友不妨對照下,看看自己的身體到底如何,并聽聽專家們延緩衰老的建議。
指標一:柔韌性
五六十歲的人可以通過肩部的前屈動作來檢測柔韌性,即保持站立位,胳膊自然垂直,以肩為原點,由下往上舉臂。如果幅度能到180度(胳膊與地面垂直),說明柔韌性不錯,如果小于等于90度(胳膊與地面平行),則說明柔韌性差。
專家建議重點拉伸肩部、腰部、下肢來增加柔韌性,如坐著時,伸直雙腿,然后用手觸碰腳尖,并停留10秒鐘。需要注意的是,練此類拉伸動作時要把握好度,根據身體的疼痛感來判斷,否則易使韌帶受傷。
指標二:皮膚彈性
皮膚彈性是衡量人體衰老的指標之一。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手背上的皮膚,保持約10秒后再放開,觀察皮膚的彈回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測試衰老度。皮膚恢復原狀需要的時間越長,說明彈性越差,人也越顯老。
想要保持好皮膚,平時應少熬夜、忌煙酒。局部護理方面要做好防過敏、防曬、保濕等工作。即使抗曬抗衰老能力較強的男性也應避免暴曬,外出時好戴上帽子。
指標三:聽力
測試正常聽力的標準是在相對安靜環境中,聽到20分貝以內的聲音。人的聽力在五六十歲時開始逐漸下降,如果明顯察覺到聽力退化,應及時就診。尤其在相對嘈雜的環境中,與多人交流時出現聽力障礙,很可能說明聽力有問題。
保護聽力要做到三點,一是用耳機聽音樂時,聲音別太大,每45分鐘休息一下;二是遇到放鞭炮等強噪音時,采用捂住耳朵等方式保護;三是謹慎使用慶大霉素等耳毒性藥物。
指標四:記憶力
美國《臨床與實驗神經心理學雜志》刊登過一項專門測試記憶力的實驗。研究者選取了幾個詞組,如書本、午餐、晨練、鑰匙等。請200名年齡為60~91歲的老人閱讀5遍。20分鐘后,要求被測者仔細回想這些詞組中的前4個詞是什么。如果記不清或記得混亂,說明你可能存在記憶力減退的危險。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男性通常比女性腦力衰退的速度更快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米拉·卡坦博士建議人們做些增強記憶力的訓練,如下棋、慢跑、快走等。日本“改變”網站也介紹了幾個“頭腦體操”來激活大腦,包括聽音樂猜樂器、做拼圖、拼魔方、猜字謎、活動手指等以改善大腦血流狀況。
指標五:反應時
作為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反應時主要測試人從接收信號到產生動作所用的時間。我國《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60~64歲年齡組里,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反應時都是0.7秒。
測反應能力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尺子,測試者將一把鋼尺貼著墻壁放,然后突然放開尺子,被測者手離尺子末端約20厘米,做出反應后第一時間將下落的尺子按在墻上,這時測量出尺子下滑的距離。距離越短,說明反應時較短,人的反應能力較高。這種反應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差。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鍛煉來減緩這種下降,其中球類適合,如羽毛球、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