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人士的飲食原則
飲食宜清淡
淡味飲食養胃,清淡的素食宜于消化吸收,不僅有利于病胃的恢復,也利于長壽。新鮮蔬菜、五谷都是素食健胃佳品。在飲食養生中,食粥為人們喜愛和重視。清·石成金說:“清晨食白粥,能暢胃氣,生津液,大補于人。”
飲食宜精少
精,是因為胃病患者的消化不是很好,所以要少吃一點粗纖維食物等不容易消化的,好是吃一點很容易消化的食物。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需進無渣流食。
少,是要多少調和得適中,善食而能善節入口,飲食宜少如晚飯宜少;食枯硬難消化之物宜少;食葷腥油膩之物宜少;食腐敗之物宜少;食枯香燥炙煿之物宜少。
飲食宜和緩
指細嚼慢咽,在充分咀嚼食物的過程中,唾液會大量分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多種酶類,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唾液入胃后,給胃壁形成了理想的保護層,大大減少了對胃壁的破壞。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胃腸道,胰腺分泌的酶也會大量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飲食宜鮮潔
鮮,一是要多吃一點蔬菜和水果;二是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能吃時間比較長的食物;三是要吃比較保鮮的食物。
潔,胃病的人,因胃弱抵抗力差,應防止食物的致病菌和寄生蟲污染,要注意食物的選購、制備和保存,以及食具的清潔衛生等。
飲食宜溫軟
宜溫,熱燙的飲食對食道和胃都有損傷。過食生冷瓜果之品,也傷胃氣。宜軟,堅硬、油炸、筋韌及半熟之物難以消化,甚或刺傷胃絡,引起出血或糜爛。合理烹調可使肉類的結締組織和植物的纖維素軟化,可使植物的淀粉粒破裂,便于消化吸收。
忌酒
酒可損傷胃黏膜,使之發炎,過量飲酒可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肝癌、胃癌、食管癌等。酒能助濕生熱,傷神損壽,久飲多飲,可致腐腸爛胃、潰髓蒸筋的惡果。
忌煙
煙屬純陽之品,多火多燥,善行善變,陽盛氣越,陰虛有火的人均不宜吸。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和損害胃粘膜,煙堿可引起中樞性的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促使膽汁從十二指腸返流入胃。吸煙與肺癌,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忌辣
辛辣食物如辣椒能損害胃粘膜,有人將大蒜當作胃腸道殺菌劑或防癌佳品,但生大蒜對胃粘膜有刺激,可誘發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