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治療熱傷風的期間,千萬不要吃滋補的藥物、油膩的食品以及生冷的飲料等等,否則不但會加重病情,還會助濕,對人體非常不利。
第三,不要誤以為熱傷風是所謂的“內火”太大,不加辨證地大量服用苦寒的“清熱藥”,以免引邪入里,使全身癥狀加劇,適得其反。
1、空調溫度設定不要太低
天熱,人們喜歡呆在空調房間里,有的辦公室的空調溫度打得很低,時間長了,人體被吹得四肢發冷,加之門窗緊閉,室內通風又不好,空氣不新鮮。如果下班出門被熱氣一蒸,冷熱驟變,很容易引發熱傷風。建議房間內使用空調時,溫度設定要適宜,既舒適、節能又環保的室溫應該是26℃左右,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7℃為宜。睡眠時還應再高1-2℃。辦公桌好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的地方。
應該減少呆在空調房間里的時間,適當在外面走走,加強耐熱鍛煉,回到家后好盡量少用空調,尤其不要大汗淋漓就直接沖進空調房或對著電扇吹。應先換下濕衣,擦干汗水。
2、食宜清淡,不過食生冷
飲食應以清淡口味為主,避免過食生冷和油膩辛辣的食物,關鍵的就是不要貪涼。因為夏季氣候炎熱,人體血管擴張,氣血趨向體表。正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所說:“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從而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人體的腸胃往往變得“脆弱”,表現為消化液減少,胃酸降低,食欲不振,如果大量吃冷飲、吃過多清涼食物,容易傷及脾胃陽氣,造成運化失調,濕邪阻滯氣機,易患腹瀉和感冒。可以增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草頭、百合、馬蘭、萵筍、黃花菜、慈姑。這些食物味苦或微苦,既清心除煩,健脾祛濕,又增進食欲。
另外,多飲水也很重要。但是,不要在大汗后,一口氣喝大量水,要少量多次,以利于人體吸收;盡量不要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冰飲料、冰水、冷飲等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30℃左右,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很容易刺激胃腸道,引起血管收縮、黏膜缺血,從而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和殺菌力,造成痙攣性疼痛,甚至導致腹痛、腹瀉。正常人喝的飲料溫度以8℃-14℃為宜。在炎炎夏日里,可以把白開水或飲料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但時間好不要超過半小時,感覺不冰手時再飲用。
3、充足睡眠,勞逸結合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對睡眠不足,易傷心神,加之暑熱耗氣傷津,如果整天呆在家中或單位,不活動,容易造成人體的免疫功能減低,導致感冒的發生。所以,在夏天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好中午小憩一會,半個小時左右,以利消除疲勞,煥發精神。當然,在適當休息后還應配合適量的運動,“生命在于適度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可以使氣血流暢,養生祛病。
無論從事何種運動項目,以不疲勞,不出大汗為宜;還要強調一點,感冒期間不要運動,這種亡羊補牢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因為增加機體消耗,降低了抵抗力,反而會使病情加重。重在平時堅持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