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收腹提肛一分鐘
提肛運動。深呼吸,慢慢吸氣,伴隨著吸氣,將肛門上體,來回收縮,每次做上一分鐘,每天做個兩三次,可促進肛門部位的血液循環,提高肛門肌肉的收縮能力,能夠有效預防痔瘡的發生。
9、蹬摩腳心一分鐘
仰臥以雙足根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蹬摩腳心后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環,有活經絡、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
10、左右翻身一分鐘
在床上輕輕翻身,活動脊柱大關節和腰部肌肉。
運動時的這些癥狀各種反應說明啥沒動幾下腿就抽筋、走兩步就放屁、鍛煉一次肌肉酸痛好天。這可不是身體在跟你鬧脾氣,是它要通過這些特殊的語言告訴你它的想法。
放屁:真舒服
放屁是運動時令人難以啟齒的困擾之一。運動有助于腸胃蠕動或擠壓到腸胃,導致排氣,有時還會打嗝,這些均屬正常反應,是身體在將多余的氣體排出來。
老年人由于活動量少,腸胃逐漸老化,氣體容易堆積,運動時會比一般人更常排氣。建議不要怕排氣,應該盡量多走動,每天5000步。
腹部絞痛:我要深呼吸
多數專家認為這是血液含氧量不足或肌群無力導致的。呼吸不順暢、飯后立即運動都有可能導致短暫疼痛。
建議當下先停止運動,緩慢地深呼吸,并輕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運動前適度暖身;正餐后兩小時再運動,讓食物消化。
肌肉發抖:我有點累了
肌肉顫抖常發生于手部與腹部。這其實是身體在告訴你:肌肉已經開始疲勞了。如果開始發抖,就應停止運動。若仍勉強繼續,可能會導致肌肉受傷,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腿抽筋:運動前先熱身
熱身不夠是抽筋的常見原因,電解質不平衡、血液循環較差,也會導致抽筋。抽筋時應立刻停止運動,補充運動飲料,輕輕按摩抽筋部位,切勿硬扳,以防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