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認為,有規律的夫妻生活對人體的健康養生是有很大幫助的,不過在夫妻同房時,懷孕一直困擾著人們,在生活中人們的避孕方法很多,可是哪些方法是科學的呢?哪些方法又是謬論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避孕的科學知識。大家請看下文。
避孕方法
幾種常見的民間避孕偏方不靠譜,是不科學的。諸如一下幾類避孕方法。
“安全期”避孕
所謂的“安全期”是指女性來月經前7天和來月經后的頭8天,人們也叫它“前七后八”。這段時間不是女性的排卵期,此時夫婦同房,一般不會使女方懷孕,所以人們把這段時間叫“安全期”。但用“安全期”避孕,雖然要求十分嚴格,實際上并非十分安全。
安全期”避孕法必須要準確地測定排卵期,它只適用于月經正常的女性。有時,一些女性會因為環境改變和情緒的變化,而使排卵期提前或推遲,就會讓原本的“安全期”變得不準確。
現在的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在醫院有一些方法可以準確的測出女性的生理期,可是生理期受很多的元素影響,經常是不穩定的。因此,在夫妻同房時還是要做好必要的避孕措施。
陰道沖洗法避孕
近年來,很多女性熱衷于用陰道沖洗的方法來避孕。曾有報道稱,美國有60%以上的女性經常進行陰道沖洗,她們認為經常沖洗陰道,除了能增進陰道的健康外,還能避孕。專家表示,這種做法并沒有效果。
在性生活中,男性若發生射精,精子在幾分鐘內就可以穿過子宮頸到達宮腔,而在有限的幾分鐘內,女性很難在男性射精后及時完成整個陰道沖洗的操作,“而且一般人自己沖洗陰道,是達不到醫院陰道沖洗的效果的。”
哺乳期避孕
有些人認為,女性在哺乳期不來月經,所以即使有性生活,也不會懷孕。專家表示,雖然不少產婦分娩后,兩三個月才恢復排卵,但是不做任何措施就恢復性生活,很可能導致“暗胎”。
不哺乳的產婦通常在產后一個月后就會恢復排卵了,也就是說不哺乳的產婦在產后兩個月左右就會來月經了。
即使不來月經,不代表女性沒排卵,如果不做避孕措施,很容易懷上‘暗胎’。
剛十月懷胎完,女性身體還沒恢復,又懷上下一胎,很多女性不得不拖著纖弱的身子去進行人工流產,對女性的身體有很大傷害。因此,哺乳期也應避孕。
體外射精
如果在性愛過程中,男方體外射精是否可以避孕?李學德表示,雖然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并不可靠,而且失敗率較高。
其實男方在將陰莖抽出陰道前,已有少量精液射入陰道。即將射精和射精是一個連貫的動作,兩者之間相隔的時間極短,很多男性不能準確地把握時機,以至在即將達到性高潮時,不能及時將陰莖從陰道內抽出,使初射出的精液排入女性的陰道內。
專家表示,這部分精液中的精子數量多,所以容易導致懷孕。
為了防止精液射入陰道,男女雙方在即將出現高潮時突然中斷,會影響性高潮的出現,達不到性滿足,久而久之還會出現神經衰弱。有些男子甚至會出現性功能障礙,如早泄、陽痿等,所以好不要使用這種方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