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揭開夢的秘密后,就不必擔心做噩夢了。當然為了避免或少做噩夢,應盡量保持情緒樂觀,心情舒暢,性格開朗,注意室內空氣流通,睡眠姿勢正確。
調節心理
我們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夢,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適。但如果做了噩夢,第二天心情也不愉快,會覺得沒有睡好,就會心情焦慮、煩躁、愛發脾氣,做事靜不下心來。可見做夢是保持良好心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精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夢的意義就在于通過欲望的滿足。不管你是高尚的人,還是卑微的人,我們的心靈的深層,都收藏了太多太多愿意或能夠說出口和不愿或不能說出口的欲望。
這些幾乎無窮無盡的欲望中,許多在不現實生活中無法即時滿足或根本不能滿足。現實生活中未能或不能獲得滿足的欲望,卻可以在夢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調節心理平衡。
如果沒有夢,那么大大小小的欲望就會讓我們無法安睡了。即使我們有時在夢中感到不安焦慮,也一樣可以讓做夢和睡眠兩不誤。
解除疲勞,休整身體
疲勞就是人無論在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以后,能源的耗竭,腦的能源主要是靠血液供給葡萄糖。體力和腦力活動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從血液供給的葡萄糖還滿足不了它的需要,這個時候它就會動用身體的儲備。利用身體儲備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一種乳酸。
乳酸積累多了,是疲勞的一種生理上、生化上的表現。睡眠就可以解除這種疲勞。睡著了,人的一切活動停止了,肌肉消耗也降低了,為了節能,體溫也降低。
人在睡眠的時候,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合成新的蛋白質。人體所需要的新蛋白質,多半都是在睡覺的時候合成。所以睡眠是解除疲勞與休整身體必不可少的。
整理信息,帶來頓悟
白天我們經歷很多事情,我們的大腦要時時地記錄,時時地監控,時時地記錄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
不管你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特別是視覺信息量很大,只要你眼睛一掃,所有的刺激都會跑到你大腦里面去。當你睡眠的時候,腦子就會回放,一邊回放,一邊整理,然后根據不同的內容,分別把它放到腦子不同的功能回路里邊。
另外,大腦在夜間還有學習的功能。比如說西方很有名的一個奇案,偵探白天就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來這個案子是怎么發生的。結果他晚間做夢,夢出來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按照他夢的提示,破了這個案子。像這種在夜間睡眠當中,夢有時候會帶來頓悟,有時候會帶來創新性。
做夢有助腦功能
做夢能使腦的內部產生極為活躍的化學反應,使腦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和更新達到高峰,而迅速流過的血液則帶來氧氣和養料,并把廢物運走,這就使得本身不能更新的腦細胞會迅速更新其蛋白質成分,以準備來日投入緊張的活動。因此,從某一方面說,做夢有助腦功能。
腦中的一部分細胞在清醒時不起作用,但當人入睡時,這些細胞卻在“演習”其功能,于是乎形成了夢。夢給人痛苦或愉快的回憶,做夢鍛煉了腦的功能,夢有時能指導你改變生活,還可部分地解決醒時的沖突,將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
1 牛奶
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一種是色氨酸,這是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使人入睡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另一種是對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的肽類,其中的“類鴉片肽”可以和中樞神經結合,發揮類似鴉片的麻醉、鎮痛作用,讓人感到全身舒適,有利于解除疲勞并入睡。牛奶還富含乳糖、氨基酸、亞油酸、亞麻酸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物質對緩解腦細胞緊張狀態有益。對于體弱的孩子,牛奶的安眠作用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