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在一年中可謂是熱的節氣了,當然這個節氣也是人體陽氣盛的時候,所以有冬病夏治這個說法,那么,接下來小編將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關于大暑養生的一些小知識,以及大暑的一些科學的飲食習慣,希望能夠給大家的大暑生活健康帶來幫助。
大暑養生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濕
大暑節氣是三伏天的中伏階段,這是一年之中天氣氣溫高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御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出現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癥狀。
當你感到頭暈的時候,不妨試試用芳香型植物。像藿香葉、薄荷葉等,用來煮湯喝很有效。
要化解這些癥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講究飲食衛生,正確的飲食可以幫助人體抵御暑濕的侵襲,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好的方法是以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
因為新鮮藿香葉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濁、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舒肝瀉熱,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但王文輝也提醒,夏季以濕熱為主,服用藿 香鮮葉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過度,也不能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為例,煮的時間長了其芳香之氣會消失,就起不到 原有效果了,因此好在粥、湯煲好前的幾分鐘才放入。
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高,陽氣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不過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來治療,還得依個人體質。”專家說,暑天陽氣旺盛,治病就是通過艾灸等方式利用 補充陽氣來達到療養效果,通常情況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陽虛癥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 虛癥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若是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多飲暖水益消暑
大暑養生,離不開水,因為水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健身之物。常言道“人是水澆成的”。
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藥食同粥補氣清暑
大暑氣候炎熱,可以用粥來滋補身體。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為飲食之妙”。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 胃津,健脾胃,補虛損,宜養人。粥是在相對溫度較低、時間較長的情況下熬出來的,可減少對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破壞和維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礦物質能夠溶 于湯中,使粥更具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