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營養過剩的危害
我們需要補充營養以維持每天生產生活所需消耗的能量,然而,物極必反,營養過剩也不是件好事。
近年來有關死亡原因的調查統計,全球死亡原因以慢性疾病占多數,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僅是少數;
而慢性疾病的患病因素主要由于生活習慣,尤其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21世紀是個著重疾病預防的年代,醫學界認為,預防勝于治療,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是預防慢性疾病的首要因素。
本期嘉賓介紹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營養評價室 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集中在食物成分和營養學評價研究, 特別是食物營養成分(如抗性淀粉、膳食纖維、植物固醇\ 脂肪酸 ,鋅等)與人體健康關系(如糖尿病、肥胖,生長發育)的研究。 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和功能研究。 正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重大攻關項目和國際合作課題,如主持國家科技部八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公益基金、基礎項目等;參與國家973、863重大專項研究。 政府科技工作主要是國家食物成分數據庫維護和建設,保健食品功能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檢驗方法研究等; 食品法規標準研究如中國食品營養標簽、營養聲稱、健康聲稱等保健食品相關標準、法規工作。主編出版科技圖書、專業教材15部,參與多部;主編科普圖書20余冊,培養博士碩士40余人,科技論文160余篇, 國家發明專利和省部級科學進步獎10余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營養過剩的危害不可忽視
醫學研究調查發現,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膳食結構發生了變化,魚肉蛋等高脂肪食物出現在餐桌上的頻率很高,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人們通常只注意到營養缺乏會帶來問題,其實營養過剩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尤其不可忽視。在營養學上,營養過剩其實是另一種“營養不良癥狀”。⑴使人體過于肥胖;⑵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陳俊榮副教授說,由于現代人膳食結構的失衡,熱能攝入量增加,營養過剩或不平衡,再加上現代人體力活動減少,工作壓力又加重,以及環境的污染,這些因素都造成心血管疾病、癌癥、腎衰竭、糖尿病、高血壓等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患病率的明顯增加
補充營養的正確原則
1.合理營養是寶貝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經濟條件好了為孩子買些營養品無可厚非,但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盲目追求高檔,更不能聽信廣告的夸大宣傳。眾所周知營養與健康密切相關,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寶貝更是不能缺少,但合理的營養是維持寶貝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2.只要喂養合理不必額外服用營養保健品
其實,媽媽的乳液中含有大部分寶寶需要的營養元素,完全可以維持寶寶的生活需要。過度補充營養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如果寶貝患有厭食、偏食或經常腹瀉,就會出現蛋白質缺乏,引起發育遲緩、反復患病等現象,所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地補充蛋白質是很有必要的。
3.盲目追求“大補”反會害了寶貝
據研究,銀耳、桂圓中主要成分是糖類,蛋白質含量只有5%,根本稱不上補品;燕窩中蛋白質含量可達50%,但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中燕窩含量很少,主要是糖水,兒童過多攝入糖的后果是人所共知;人參是大補元氣的中藥,鹿茸、阿膠都是助陽補血之品,不適于兒童服用;蜂王漿引起兒童性早熟早有報道。
4.藥補不如食補
一個健康的寶貝從食物中就能攝取全面豐富的營養,所以沒有必要盲目補充營養品。如果經醫生檢查確實需要補充營養,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一種合適的補品,有針對性的正確添加。
生活早參考視頻推薦
-
殷健講惹禍的黑棗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生活早參考節目內容是惹禍的黑棗,主... - 生活早參考:周榮斌講吃不得的要命膽
- 生活早參考:闕呈立講真假感冒
- 生活早參考:于友濤講前列腺癌
- 生活早參考:邱莉莉講溺水怎么辦
- 生活早參考:王大偉講神醫騙術
- 生活早參考:王大偉講黑心養生講堂
- 生活早參考:高恒淼講致命開心果
- 生活早參考:于仁文講真假蜂蜜
- 生活早參考:張惠領講神醫的調包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