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氣血,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后濕氣逐漸減弱,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也會逐漸減少。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炎夏的余熱未消,處暑節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而天氣也逐漸轉向干熱。特別是立秋過后,還可能再處于炎熱之中,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到九月,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因此,立秋后應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立秋飲食宜滋陰
立秋時節,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大家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及做法: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將以上原料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雙海生津
原料及做法:海帶100克,海蜇皮50克。海帶、海蜇皮洗凈,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后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肺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推薦飲食:沙參百合鴨湯
原料及做法: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后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