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它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因此想要預防非常困難。但是如果大家學會如何辨別狂犬病的早期癥狀,那么對于治療將有著明顯的幫助。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狂犬病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吧!
狂犬病的早期癥狀
早期的狂犬病全身癥狀有乏力、頭痛、低燒、身體不適以及咽喉疼痛等。雖然都是一些基本的病狀,但是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精神改變突出,病兒愛哭鬧、愛發脾氣、易發怒,大孩子表現焦慮、抑郁,個別孩子認為自己快要不行了(即瀕死感)。下面三種情況值得注意:
1、已愈合的咬傷外重新出現疼痛及感覺異常,如感覺過敏、發涼感、燒灼感、麻木或發癢等,但年齡5歲以下小兒很難敘述這些感覺,只是有時要求父母撫摸或者搔抓原來的傷口外。
2、狂犬病患者對強烈的光線和分貝較大的聲音特別敏感,也有可能會出現流淚、出汗以及流涎,甚至全身性肌肉張力增高的癥狀。也有一些家長曾經說到患兒很容易被驚動、只要稍微有一點動靜,都會立刻醒來的現象。
3、吞咽食物有時有咽喉部緊迫感,一些病兒因此出現厭食,但尚能咽下食物。
盡管有上述癥狀,但無特殊之處,往往使家長甚至醫生們忽略,以至于許多病兒出現下述癥狀時引起注意:
①間斷發作狂躁和哭鬧。
②病兒頻頻地唾液唾。
③面色潮紅,發熱不退。
實際上,上述三種臨床表現已屬于狂犬病興奮期的表現,而非早期癥狀了。若出現痛苦而劇烈的咽喉痙攣、恐水(病兒不飲水,怕引起咽喉痙攣)、抽風、呼吸困難、精神失常、眼球震顫等,則說明病情已以相當嚴重了。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罕見的"麻痹型",這類患兒沒有恐水癥或者咽喉痙攣發作的癥狀,但是會先有四肢麻木的現象,然后會逐漸發生錢幣麻痹,終導致死亡,希望各位家長一定要留意。
也許有人會問:得了狂犬病性命反正難以保全,左右是死,早期發現又有何益?
其實不然,早期確診,首先可以早期隔離病人防止其唾液和分泌物染及他人,避免傳染狂犬病,同時會防止病兒因狂躁傷害自己或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