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胡椒浴
利水消腫
除了怕冷外,不少人一年到晚都會受水腫困擾,特別是腳部浮腫。其實水腫的問題與肺、脾和腎都有關系,全身的水腫多與腎功能轉差有關,而脾虛與肺虛則會令水氣和濕氣容易積于腳部。
吃胡椒能行氣健體的作用,而澤蘭、益母草和赤小豆丁香都有這樣的作用,用他們來泡腳,對去除水濕亦甚有幫助。
材料
丁香5錢、胡椒5錢、澤蘭1兩、益母草1兩、赤小豆1兩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鐘。
功效
溫腎袪寒,利水消腫。
荊芥防風浴
預防外感
天氣轉冷,稍一不慎,身體便容易受病邪,特別是風寒感冒更為普遍。想預防應不時用一些袪散風寒的中藥作食療,又或制成藥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預防風寒感冒,在初發期間更能減低惡化機會。
中藥如荊芥、防風、羌活和紫蘇葉等均是發汗解表的中藥,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過發汗而袪除表邪,治療惡寒、發熱、頭痛等外感癥狀。
材料
羌活1兩、獨活1兩、防風1兩、荊芥1兩、紫蘇葉5錢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鐘。
功效
辛溫解表,袪風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