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在立秋節氣里,天氣雖然還是很熱。但涼爽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立秋的意義和一些立秋時節的養生方法。大家一起來看下文吧。
立秋之后就是秋天的開始了,立秋大概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秋”意思是說暑去涼來。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而秋季又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
在立秋時節,大概是每年8月7日或8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3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氣候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各地實際,但與黃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較大。立秋以后,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中醫認為人應與天地相應,天人相應即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是中醫的一個重要觀點,由此產生了順應自然的養生理論和養生方法,季節養生和時令養生就是其中之一。祖國醫學認為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從季節養生角度看,秋季宜養肺。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認為肺和皮膚粘膜的關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說在秋季,干燥是傷害肺臟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呼吸道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秋季由于早晚比較涼、溫差比較大,干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粘膜導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傷肺,則冬季來臨時易出現肺系疾病,所以秋季重點養肺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