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經常會談到胃啊,腎啊,勁椎啊,卻很少提及軟組織,其實軟組織對身體的健康作用是不容小覷的,軟組織的健康好壞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下面就讓我們跟著葛恒清醫生認識一下我們的軟組織吧,感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如果發生休克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2.如有出血,應立即止血。
輕微出血用棉布包扎傷口即可。
四肢大血管出血,先上止血帶并準備盡快手術止血,術前應每30min放松止血帶1次。失血較多時,應及時輸液輸血。出血不止時,應緊急手術止血。疼痛較重者,可給哌替啶或嗎啡,也可給其他鎮靜劑、鎮痛藥。有骨折時,應適當固定傷肢。
3.有筋膜間隙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者,應及時處理。
4.嚴重閉合性挫傷的治療:
(1)一開始,在受傷軟組織肢體周圍用冷毛巾蘸水敷,帶出血停止后改用熱敷,必要時需要注射抗生素。
(2)若水腫嚴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或小腿、前臂嚴重擠壓傷有肌肉功能障礙及動脈搏動減弱者,應早期切開減張,將皮膚、深筋膜和肌膜縱行多處切開,然后用生理鹽水紗布條疏松填上流。若中毒癥狀嚴重,保留患肢將危及生命,應考慮截肢。
5.開放性創傷,除表淺的擦傷及小的刺傷外,應盡早作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
(1)根據傷情、創口位位、大小及形狀,選用氨胺酮靜脈麻醉、局部麻醉、臂叢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或吸入麻醉。
(2)清創術步驟及注意點:
①解除急救包扎,創口內暫時填塞無菌紗布,創口周圍先用肥皂水、清水(必要時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膚的血漬和污垢,剃除毛發。然后取出填塞物,清除創口內異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創口數次,拭干后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創口周圍皮膚,并輔以無菌巾。
②清創是要注意不要碰到止血帶以免傷口感染。
③充分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徹底暴露傷道。切開方向與肌纖維、大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一致,必要時在深筋膜切口兩端各加一橫切口,以解除其張力。
④沿創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頭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
⑤清除傷道內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致傷異物已進入深部組織,不宜尋找時間過長,以免損傷過多健組織或擴大污染范圍。
⑥如發現神經或肌健損傷,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
⑦徹底清創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并仔細止血。
(3)創口縫合:按致傷原因、傷后時間、創口部位、污染程度及平戰時條件等,考慮創口應否作一期縫合。
①傷后6~8h內經徹底清創后一般可行初期縫合。損傷6~8h以后清創者,可不作初期縫合而用生理鹽水紗布松填,待3d后無繼發感染時再作延期縫合。但不應機械地受時間限制,應根據創傷部位及性質等酌情決定。如受傷后24~72h內的頭皮、頸部及顏面部損傷以及胸、腹、關節腔等,雖受傷時間較長,如無明顯感染,清創后仍可考慮作初期縫合。若創面過大、組織破壞過多、污染嚴重或為戰傷,雖早期施行清創術,也不應作初期縫合。
②頭部損傷經徹底清創后,創口不應有顱骨暴露,應用松動的頭皮覆蓋。面部損傷徹底處理后,爭取初期縫合,如有感染可能,可將皮膚作定位縫合。
③手部傷不應使肌健和神經暴露,須用肌內和松動的皮瓣覆蓋。如創口較大不能縫合時,宜及早植皮。
④較淺的貫通傷,如出入口接近,可將傷道間表面的組織切開,變兩個創口為一個,清創后可根據平戰時條件決定是否作初期縫合。傷道很深的貫通傷,須分別處理出入口,不應作初期縫合。
⑤縫合時,應注意消除死腔,逐層縫合,縫后創口應無張力。
(4)清創后的處理:
①行初期縫合的創口,必要時可置橡皮片引流,術后24~48h拔除;面部及手部創口不宜放引流。
②縫合的創口,如有感染或出血現象時,應立即拆除縫線,以利引流或止血;如無感染的創口,可不更換敷料,待適當時間拆線。
③未縫合的創口,如無感染,可在術后3~8d作延期縫合;有感染者,參照藥部分處理。
④酌情應用抗生素,但創口內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
⑤創面深、血循環差者,可酌情采用高壓氧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可用表皮生長因子(EGF)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促進愈合;創面大、愈合困難者,視情況植皮。
6.預防破傷風常規處理
(1)基礎免疫
兒童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作皮下或肌內注射,第一年2針,各0.5ml,間隔4~6周;次年再注射1針。15歲以上及成人用霍亂、傷寒、副傷寒甲乙菌苗、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皮下注射3針,分別為0.5、1.0、1.0ml,間隔2~4周;1年后再注射1ml。未用上述混合制劑免疫者,亦可用吸附精制破傷風類毒素皮下注射2次,各0.5ml,間隔4~8周;1年后再注射0.5ml。
(2)加強免疫
曾經基礎免疫者,可隔5~10年注射0.5ml。
(3)傷后免疫
經全程基礎免疫或加強免疫者,在未次注射1年半內受傷時,不需注射類毒素或抗毒素;超過1年半者,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0.5ml。開放性創傷或傷前未經全程免疫者,除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外,可酌情在創口周圍組織內或另一部位肌內注射精制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U。
如何保養軟組織
1、忌煙與烈酒,應少吃甜食、油膩與辛辣刺激性食品。
2、要多飲水,常飲些綠豆湯、銀花茶、菊花茶,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之功。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衣被。
4、保持皮膚干燥清爽,汗腺通暢,是防止機體發生化膿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5、盡量防止蚊子、昆蟲等叮咬,避免玻璃、釘子割傷刺傷以及水火燙傷等,防止感染。
6、患有瘙癢性皮膚病者,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擠壓排膿,以免炎癥擴散。
本期嘉賓介紹
葛恒清
中華醫藥科學院、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副院長、對外專家組副組長。1983年7月高中畢業后即師承于針刀醫學發明人——骨傷科教授朱漢章,學習針刀療法及骨傷科技術。1985年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一邊學習一邊和朱漢章教授一起對針刀療法進行早期的療效統計,在分析、總結臨床經驗及探討疾病的治療原理上做大量工作。1989年7月畢業后回到了金陵中醫骨傷科醫院,負責二病區醫療及管理工作。直至1993年金陵中醫骨傷科醫院拆遷才和朱老師分開。同年7月調入江蘇省職業病研究所附屬醫院工作,晉升主治醫師,任病區主任及針刀治療中心主任。2000年10月因工作關系調入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于骨傷科,任針刀中心主任。
2005年11月在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針刀科,并任針刀科主任及副主任醫師。科室設有單獨針刀科門診及病區,是全國針刀業中首家設立在省級三甲醫院的獨立科室。《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社特約通訊員,《江蘇科技報》社特約記者,《南京公安報》社特約通訊員,《中國醫藥論壇》雜志編委,《骨傷軟組織損傷治療學》副主編,《針刀治療與診斷精要》副主編、《針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副主編、《針刀治療腰腿痛》編委,中國傳統手法傳統研究會教育中心副主任,湖南東方名人研究院副研究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文化研究會老年醫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二屆中國國際老年醫學交流大會副秘書長,負責省級科研課題《針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
- 為什么十個女人九個乳腺增生 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就愛養身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后回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