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經期血量少的話是由于雌性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然而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子宮內膜的增生變厚,為受孕做準備,如果沒有受孕的話,增生的內膜就會脫落造成出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女性經期血量少的原因是什么吧。
在初潮剛過去不久的少女,其體內的雌性激素分泌還沒有達到平衡的穩定狀態,所以一般來說經血量都是不多的,然而月經有時候提前有時候后來,這些都是正常的。即使在形成規律的月經周期,或出血量也較穩定后,但遇上情緒緊張,環境改變,或心理壓力加大,或突然變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導致內分泌的暫時性紊亂,使雌激素分泌增減,使經血量增多或減少,只要以上暫時性因素消失,月經又可恢復正常。
另外一種情況是因為營養不良引起的。有的女孩有挑食、偏食的習慣,身體瘦弱;還有的人為了減肥而刻意減少食物攝取量,導致營養供給不夠。但青春期身體發育迅速,繁重的學習任務和較大的活動量要消耗較多能量,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和熱量,如果吸收的養分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要,身體產生防御性反應,也可能引起經血量過少,甚至閉經。
這種情況不僅引起子宮等生殖系統發育不良,為未來患不育癥埋下隱患,而且會引起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為疾病的侵蝕創造條件。青春期少女應多學習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識,切不可因無知而損害自己的身體。
如果月經周期穩定后經血量持續過少,又不是因為營養缺乏造成的,同時發現身體發育不理想,如乳房、臀部隆起不明顯,就要引起警惕,需要盡快去醫院就診,檢查雌激素水平。發現雌激素偏低還要尋找偏低的原因,多數是由于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所引起。找出病因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雌激素,是能夠改變月經狀況的。
月經不規律提示不排卵
排卵的重要標志是月經規律的來潮,只要沒有內分泌和子宮內膜的疾病,規則的月經是排卵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并不是每次來月經都是有排卵的。專家說,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的頭1-2年時間 里,由于內分泌的不穩定,常常也會引起月經的不規則,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此之外的時間里,女人的月經應該是規律的,28-30天來一次,每次的量大概也應該不多不少。
但是有的女性月經是非常不規律的,連她自己都沒有辦法預測下一次月經是在什么時候來,在時間上有的是40-50天來一次,有的是20多天來一次。專家說,月經太密或稀發都屬于月經不調,很有可能都是不排卵的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