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立秋之后,就由炎熱的夏天進入涼爽的秋天,立秋之后天氣還熱不熱了呢?南北方有很大的區別,一般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氣會轉涼,而南方的天氣,即使是立秋之后,炎熱的感覺一直會持續到9月10月甚至更久。
立秋之后天氣還熱不熱了
一般有立秋后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過了18天開始早晚涼,那天氣才比7月份要舒適一些。但白天依然會有35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有時仍會感到悶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這是相對于南方的天氣來說。
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說,就是說秋熱,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涼快,中午還是熱的早晚的溫差大,中午的日頭也很毒。
“熱在三伏”和“秋后一伏”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后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規定的時間是10天。又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后的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中伏的天數就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夏天并沒有過完。
秋天是從秋分(9月23日前后)開始。氣候統計上,因一般以1月份為冷月,7月份為熱月,故以陽歷12月、1月、2月為冬季,6月、7月、8月為夏季,9月、10月、11月便被劃分為秋季,但這只較適宜于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總結:立秋以后天氣慢慢轉涼,不過氣溫也不會馬上變涼快,他還需要一定時期的過度。俗話說的秋老虎就是指秋天一開始那段時間。接下來的節氣就是立秋了,大家一定要按照科學的養生方法進行養生,提早準備好立秋的養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