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而白血病中急性白血病也是比較嚴重和常見的一種。因此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檢查急性白血病和骨髓象檢查與白血病的聯系等相關內容。
急性白血病的檢查
一、血象
人體中的白細胞多數是在10-50×109/L,而一些少部分的白細胞在<5×109/L或者>100×109/L。如果白細胞數量過高或者太低,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根據分類計數,表現為粒、單核以及淋中的某一系列的細胞大量的增殖,其中大部分為中間型幼稚細胞,而少數為成熟細胞。
如僅見原始細胞與成熟細胞,而無中間型細胞存在,稱為“白血病裂孔現象”。如果周圍血原始及幼稚細胞極少或缺如,稱為“非白血性白血病”此類病人必須作骨髓穿刺檢查方能確診。
二、骨髓象
骨髓穿刺檢查是診斷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骨髓涂片有核細胞大多數是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也有少數為增生活躍或增生減低。增生的核細胞主要是原始細胞和早期幼稚細胞,白血病細胞(原粒始細胞Ⅰ型+Ⅱ、原單+幼單或原淋+幼淋)>30%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細胞的形態通常與正常的原始及幼稚細胞大不相同,它們的細胞大小相差很大,細胞中的胞漿比較少,細胞核比較大,而且形態很不規則,經常有扭折、分葉、切跡或雙核等現象發生。
核染色質粗糙、核仁明顯、數目多、核分裂象多見。核漿發育不平衡,胞核發育往往落后于胞漿。胞漿內易見空泡,胞漿出現Auer小體是急性非淋白血病診斷的重要標記之一。骨髓中其他系列細胞減少,巨核細胞增生顯著減少或缺如(除M7外),紅系細胞增生明顯抑制(降M6外)。
三、細胞化學
白血病的原始細胞有時形態學難以區分,可借助細胞化學作出鑒別。
四、生化檢查
(一)溶菌酶
白細胞中的單核系細胞和粒系細胞是溶菌酶唯一來源,血漿或血清中的溶菌酶是從白細胞崩解而來。急單和急粒單白血病顯著升高,急粒可正常也可升高。而急淋則常低于正常。故測定溶菌酶有利于鑒別白血病類型
(二)尿酸
因為人體內大量的細胞需要經過新生和死亡的過程,如果嘌呤和嘧啶的代謝發生異常,那么產生的尿酸會明顯增多,大量尿酸經腎臟排出,在酸性的情況下,尿酸十分容易沉積于腎小管中,從而導致急性腎功能的衰竭,這就是所謂的尿酸性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