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到了小滿也就意味著麥子快要成熟。對于小滿節氣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習俗,尤其是飲食方面體顯的為突出,那么小滿節氣養生方法是什么?又應該吃什么?現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文章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小滿節氣養生
白鯽滾荷包蛋
材料:鯽魚一條(500g)、雞蛋(3個)、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油鑊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材料:芹菜(150g)、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
然后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后再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特點:清涼適口,夏令佳菜。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青椒炒鴨塊
材料:青椒(150g)、鴨脯肉(200g)、雞蛋(1個)、黃酒、鹽、干淀粉、鮮湯、味精、水淀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用清水洗凈后淋干;將雞蛋取清和干淀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后切片。
鍋燒熱后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后,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小滿節氣六大養生功
小滿節氣到來很多地方都開始進入悶熱潮濕的天氣,這個時候應該要注意養生保健,預防一些夏季疾病的發生,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在運動上也可以選擇一些傳統的運動來做,而這些運動可以讓你少生病,身體更健康,下面來看看小滿節氣養生怎樣運動不生病。
小滿四月坐功
《遵生八箋》中原文如下:“運主少陽三氣。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坐功:每日寅、卯時,正坐,一手舉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治?。悍胃N滯邪毒,胸脅支滿,心中儋儋大動,面赤,鼻赤,目黃,心煩作痛,掌中熱,諸痛。”
小滿時夏熟作物子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所以稱之為小滿。就人體來說,生理功能加強,新陳代謝旺盛。本法以“小滿”命名,正是順這一時令特定而制定的氣功鍛煉方法,適宜于小滿時節鍛煉,可于小滿開始,練至芒種為止。
暑為夏令主氣,在時為夏,在六氣為暑,在臟為心。故本文主治面赤,心煩,心中儋儋動,掌中熱,即屬此類。又心火盛易克伐肺金,故有胸脅支滿,鼻赤等肺的病癥。采用此法鍛煉,有利于這些病癥的預防和治療。
做法:每日凌晨三至七點時,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舉,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人丹田九次??芍危悍闻K邪毒積滯引起胸脅漲滿、心顫心慌、面紅鼻赤,眼珠發黃、心煩心痛,掌心發熱等病癥。
膻中觀想功
適應病癥:心肌炎、肺炎、咽喉炎、氣管炎等。
做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意念觀想兩乳之間的膻中穴,久觀此穴可貫通陰陽,連接上下。每次觀想20分鐘,每天早晚各做1次。
治低血壓功
適應病癥:此功久練能使低血壓回升。
做法:
(1)雙腿并攏站立,雙臂自然垂下,兩掌,b貼近股骨外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去除心中雜念。兩眼輕閉,屈肘兩手慢慢抬起,兩手心對正兩乳,與兩乳相距離10厘米左右,意念由兩手心射出兩道白光,射人兩乳內,由腹部上來兩股氣流在兩乳內與自光相接,每次靜坐20分鐘左右,練畢自然收功。
(2)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兩臂側平舉,好似在水內游泳,撩水到頭頂。兩手由頭頂經面部下按至兩乳停止,手心轉向內對正兩乳。相距10厘米左右,意念手心兩道白光直照射兩乳內部,由小腹向上兩股氣流與白光相接,每次站20分鐘,功畢,兩手放下自然收功。
脊椎運動功
適應病癥:可增強脊神經的功能,中樞神經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腦神經有12對,脊神經3l對(包括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尾神經5對,骶神經1對)。脊神經可以支配軀干及四肢,全身大部分骨骼肌的運動,及大部分內臟的活動,脊神經后根可增強感覺傳導,活躍內臟和軀干功能,可防治癌癥。對頸椎病、腰肌勞損、腰背疼痛有特效。
做法:預備式站式二,兩眼平視,兩掌轉至兩大腿前面,含胸實腹,屈膝蹲身,溜臀部,頭向前微低,兩掌心摸到膝蓋為止。身體慢慢直立,挺胸仰頭使脊椎向后彎。蹲身手摸到膝蓋低頭,直身挺胸仰頭為一次。共坐36次。
肩井觀想功
適應病癥:露肩風、肩周炎、肩痛及肩關節骨質增生等癥。
做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意念觀想肩井穴,可增加氣血對上肢部位的作用,加強上肢生理功能,每次觀想20分鐘,每日早晚各站樁、全身放松,觀想一次。
灸奪命穴功
適應病癥:治丹毒。
做法:站、坐均可,用艾卷灸奪命血,灸十分鐘,丹毒立即轉色,每天灸兩次分早晚。奪命穴位置位于肩髁穴與肘部尺澤穴線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