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手足口病的多發季節,很多小兒都出現了手足口病的癥狀,那么如何辨別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又有哪些癥狀呢?下面請跟小編一塊去了解一下辨別手足口病的10個癥狀以及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吧!
手足口病的癥狀
1、絕大多數病患者都是兒童,而且都是徒然的發病。他們首先表現為發高燒不退,體溫基本都在38度以上,還時常伴有頭痛,感冒,流鼻涕以及咳嗽等癥狀。而且如果體溫持續不降,體溫越來越高,高燒一直不退,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來越嚴重。
2、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癥。
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后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
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3、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
4、一小部分病例只簡單的表現為皰疹性咽峽炎或者是皮疹等。全部的病程差不多在5至10天左右,大多數都可以自己愈合,康復之后感覺良好,并且沒有留下什么后遺癥。
5、除手足口外,亦可見于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于軀干及四肢,數天后干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6、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
皰疹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