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我們人體內具有一個免疫系統,它是我們人體抵御病原菌侵犯重要的保衛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由我們人體內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核免疫分子組成的。有一類病叫做免疫系統疾病,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下免疫系統疾病都有哪些?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專家介紹
秦新艷,女,1994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獲學士學位。1996年―2004年取得羅馬尼亞政府獎學金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醫藥大學留學八年,專業為風濕免疫學。2002年獲羅馬尼亞衛生部風濕免疫專家醫師資格,2004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后回國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風濕變態科工作至今,承擔病房主治醫師工作和首都醫科大學七年制學生的教學工作,臨床和教學經驗豐富。2008年4月至9月起被選派至北京奧組委,擔任奧林匹克接待中心醫療經理,承擔醫療保障和急救工作。2008年10月至今繼續負責風濕免疫科門診、會診和教學工作。
過敏癥
免疫系統疾病中為常見的就是過敏癥,花粉熱、食物過敏、氣喘、鼻子過敏等都是我們人類為常見的幾種過敏癥。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的過敏癥其實都存在有引發癥狀的過敏原,所謂過敏原也就是對人體來說的“外來物質”,只是這些外來物質會隨人體的個別差異而引發不同程度的免疫反應,“過敏”由字面上來看不難看出就是所謂的“過度敏感”,雖說免疫系統會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但是,健康的免疫系統往往是能分辨真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的物質才予與產生防衛措施的,而患有過敏癥的人則可能會錯估外來物質的威脅性而產生一連串免疫反應。
例如氣喘的病人可能因為感應到潮濕空氣中的霉菌孢子而造成氣管的收縮及夾帶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而這樣的反應對人體防衛措施的正面意義是藉由氣管的痙攣及大量的分泌物可將入侵的霉菌孢子咳出,但是,這樣的反應也同時造成呼吸困難及大量分泌物可能造成窒息的生理負面效應。反觀無過敏現象的人,對于些微的塵埃可能因為對人體的威脅性不大,頂多是打個噴嚏將異物帶出就罷了。
另外就是食物過敏的患者,一般比較常見的引發過敏的食物主要有海鮮類、牛奶、雞蛋、豆類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含高蛋白質成分的食物。
對這些食物過敏的人,通常都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挑剔一些與人體蛋白質組成差異性較大的食物。較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肥胖細胞分泌組胺而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發全身性紅腫發炎及氣管收縮、分泌物增加、腸道通透性增加引發腹瀉等。
免疫不全癥
免疫不全癥又可分為先天性與后天性的,后天性免疫不全癥就是由HIV病毒引發的愛滋病的學理名詞,至于先天性的免疫不全癥可能不是完全無免疫能力,而是部分免疫功能障礙而造成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生病。
無論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不全癥,病人都因為免疫能力低下,經常引發多種局部性或全身性的感染癥,因為空氣中無時不刻都充斥著許多的致病源,如果沒了免疫功能是很容易生病的,因此,罹患免疫不全癥的病人必須盡量身處與無菌室,當然這些病患者的壽命通常也很難維持的。
自體免疫性疾病
我們所說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應該不難從字面上猜到其實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對自己的身體的組成產生免疫反應的一種疾病。
免疫系統生病發生錯亂了,因此無法分辨是敵是友,這就好像是一個國家起了叛變一樣,后就是自己倒了霉。
自體免疫性疾病包括俗稱蝴蝶斑癥的紅斑性狼瘡、強直性脊椎炎、多發性硬皮癥及與鏈球菌感染的后遺癥有關的風濕性心臟病、關節炎、腎炎等,除了風濕性疾病是與鏈球菌感染有關外,大部分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原因至今都仍未盡清楚,也有研究顯示部分原因可能與自由基的作用有關。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于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上皮細胞、胃壁細胞、細胞核DNA抗體等。有時,受損或抗原性發生變化的組織可激發自身抗體的產生。要確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一般需要根據:①有自身免疫反應的存在,②排除繼發性免疫反應之可能,③排除其他病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