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白菊花+麥冬
白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麥冬具有滋陰利咽的作用,所以適用于長期受電腦、手機、電視輻射者;工作節奏緊張、無暇保養者;二目干澀、眩暈者;經常戶外工作,常受紫外線輻射人士。
降火的食物
1、茄子
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要治療寒熱,五臟的過度勞損以及一些溫病等。經常吃茄子可以有效的散血止痛,消腫寬腸,去痢利尿。《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2、絲瓜
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4、綠豆
工作及其勞動之余,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為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5、苦瓜
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實際上從理論上說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嚴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所以,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制的涼茶,飲后消暑怡神。
6、陳醋
夏天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降低,使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假如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天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效果。還有,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降低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并且有利于食物中鐵的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