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可讓你平安度夏,佳桂冠非維生素 E 莫屬。德國科學家強調,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強烈的日照、臭氧與 疲 勞,而維生素E可將這三大危險降到低程度。
維生素E在麥芽、麩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較多,夏天可多安排一點。必要時也可酌服維生素E的藥丸,每天15-60毫克足矣。
7、佳運動--游泳
夏令好的運動是游泳。游泳不僅鍛煉人體的手、腳、腰、腹,而且惠及體內的臟腑,如心、腦、肺、肝等,特別對血管有益,被譽為血管體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熱量要明顯高于陸地,故游泳 還能削減過多的體重,收到健美之效。
2014年小暑是幾月幾日:7月7日 星期一(農歷六月十一)。
人們常說“熱在三伏”。中國歷法規定,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入伏,其中第一個10天為初伏,初伏早離夏至20天,晚30天,小暑離夏至16天。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高的時候,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
“小暑之時,雨熱同季”,雨與小暑有著相依為命的關系,金代詩人龐鑄《喜夏》詩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薦枕,黃奶亦升堂。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晚涼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伏天、暑,都是代表著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思是說到了小暑節氣,天氣開始逐漸變熱,但還沒到熱之時。有小暑節氣,相應的就有大暑節氣了。而伏天,剛是幾乎貫穿著整個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到來,標志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有“小暑開始熱,減衣身上輕,抓緊種蔬菜,備足過嚴冬”的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群芳譜》載“暑氣至此尚未極也。”此時,暑氣上升氣候炎熱,但并不是一年中炎熱的時間,農諺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想平安度 過夏天,下面夏季生活中的七個佳可助你一臂之力。
總結:文章已經看完了,現在大家知道小暑的養生之道了吧,其實小暑這個節氣也沒我們想象那么可怕,雖然天氣熱了些,但是夏日里的那種舒爽的感覺還是值得人們回憶的。暢想一下在炎熱的夏季,可以盡情的揮灑情懷,很是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