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損傷等因素使陰陽的平衡遭到破壞時,就會導致“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等病理變化,而產生“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等臨床證候。
拔罐保健的關鍵就在于根據證候的屬性來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轉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拔罐調和陰陽的作用,基本上是通過腧穴配伍和拔罐手法來實現的。例如:病在經絡、在皮肉者屬表,宜輕拔,在筋骨者屬里,宜重拔。
拔罐對陰陽平衡的調節是呈雙向性的,如血壓不穩者,經拔罐軀后,偏低的血壓可升高;偏高的血壓亦可降低。
三、活血化瘀
人體肌肉、韌帶、骨骼一旦受到損傷,在局部產生淤血,使經絡氣血流通不暢,若瘀血不消,則疼痛不止。
這時在局部或相應腧穴拔罐,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達到通則不痛之目的。這就是拔罐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清熱消腫
根據中醫治法中“熱則疾之”的原理,通過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熱邪疾出,以達清熱之目的,使內部陽熱之邪透達體表,終排出體外,以清體內之瘀熱、腫毒。
五、祛痰解痙,軟堅散結
由痰濕所致的體表包塊及風證,通過拔罐、火罐治療,使腠理宣暢,痰熱膿毒外泄,有明顯的止痙散結效果。
六、調和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