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內褲發黃?豆渣樣或凝乳樣白帶,伴外陰奇癢難忍,即使是在大眾場合也禁不住用手揉擦外陰以減輕癢感。常見于念珠菌感染的霉菌性陰道炎。豆腐渣樣白帶呈白色、塊狀,大多殘留在隂道內,醫生比較容易診斷。因為白帶大多是粘稠發黃,所以很容易區分。
18、內褲有血絲?血樣白帶有生理性的和疾病性的兩種,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期有的人會出現排卵期出血,即月經中期出血,是指兩次正常量月經之間的少量出血,可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但是也可能是由于急性陰道炎、宮頸息肉、重度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而引起的。
19、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究,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排泄物中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即使正確清洗、晾曬,上面的細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殺死。
20、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盡管有的細菌和病毒對人體有利,但大多數細菌和病毒對人是有害的。尤其是當糞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和衣物之后,大多數有害微生物都會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早在1964年英國的卡梅倫醫生就檢查了英格蘭牛津郡940位男子的內褲,發現這些人內褲上都有從“黃蜂顏色的”到“大量糞便”等不同等級的糞 便污染情況。
21、內褲好半年一換:中國針織協會副秘書長瞿靜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內褲,好半年一換。如內褲出現變形、材質變干硬、污漬洗不凈的情況,就得及時更換。
22、換內褲:長不要超過2-3天: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勤洗勤換內褲的習慣,建議每天更換,尤其是夏天,長不要超過2—3天。清洗時要和外衣褲分開,盡量用肥皂手洗。洗完后,不 要直接暴曬,先放在陰涼處風干,再放在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另外,內褲好單獨放置,可以買一些專門的收納袋,或者裝進干凈的塑料袋中, 以免沾上灰塵和細菌,影響健康。
23、經期穿的內褲必須專用:浙江省武警總隊杭州醫院婦科主任何小紅教授稱:衛生巾背后的粘膠,可以讓衛生巾牢牢地沾在內褲上,但是這個膠不會因為洗滌完全從內褲清除。一些 質量較差的衛生巾,過多的粘膠,沾在內褲上,用手都能摸得出。何主任說,目前無法判定這種膠是不是有害的化學物質,也無從證明是否屬于食品安全的范疇。無 論是什么物質,不能徹底清除都會直接威脅到女性的生理衛生。
24、霉菌性陰道炎要穿一次性內褲:婦科主任醫師任海穎介紹說:80%的女性都有可能患過霉菌性陰道炎,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在霉菌性陰道炎發作期間,穿過的內褲要么扔掉,要么拿開水煮消毒,內褲不要陰干。建議在發作期間穿一次性內褲,可隨時丟掉。如果是在性生活后發作,要和性伴侶一同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看他是不是包皮上有相關的病菌。
總結:通過上述文章對四種穿內褲陋習易招“禍”以及如何選擇女性內褲的知識的詳細介紹,廣大的女性朋友現在應該都知道如何穿戴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內褲了吧。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否則會有很多的疾病纏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