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的好,百病從腳起,腳雖然不大,但是腳上數不清的神經卻聯系著我們的血管還有心臟等,那么我們平時生活中如何通過腳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呢?下面就讓專家為大家揭曉腳上的疾病信號吧。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楊奕(臺灣自然療法世界總會醫學顧問)
楊奕生于1941年,祖籍天津。臺灣自然療法世界總會醫學顧問。 1988年開始研究足部反射療法。2001年,楊奕拜在所謂河洛推拿創始人王一丁先生門下,并以2005年被王先生授予“河洛推拿推廣人”的名義數年來招收了大批學員。
腳上的疾病信號
腳經常抽筋
如果您發現您的腳經常抽筋的話,那有可能是您缺鈣、鎂、鉀等微量元素。
為了避免抽筋,睡覺前好伸展一下腳丫,然后喝杯熱牛奶補鈣。抽筋后除了按摩,也可以敷冷毛巾或擦酒精讓肌肉放松。
腳傷總不見好
可能是糖尿病。不斷升高的血糖破壞腳部神經,讓人對腳傷沒有太大反應。如果不及時處理,終會導致截肢。
腳寒
如果您貧血或者是患有一些甲狀腺的問題,就會出現腳寒癥狀。
40多歲的女性尤其容易出現。腳冷的同時還會感到疲勞、抑郁、皮膚干燥。
腳指甲厚重、發黃
嚴重的真菌感染。治療不及時,指甲將變黑、發出難聞氣味。糖尿病、血液循環不暢、免疫力下降者易“中招”。
大腳趾突然增大
可能是痛風。痛風通常由尿酸過多引起,而尿酸多存在于體溫較低的部位,尤其是離心臟遠的大腳趾。
雙腳麻木
糖尿病或者是飲酒過量,就會導致兩只腳周圍的神經病變。
這種麻木有可能傳染給胳膊和大腿,雖然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法,但可通過鎮痛劑和抗抑郁藥緩解。
腳關節疼痛
風濕性關節炎。它通常會先在腳關節或手關節出現病變。疼痛的同時還會感到腫脹和僵硬,常常是兩只腳一起疼。
抬不起腳后跟:預示神經或肌肉損傷。常伴隨麻木和疼痛,并會擴散到后小腿或脊背下部。
腳部皮膚干燥、脫落
真菌感染。如果不是很嚴重,經常洗腳,讓其徹底干燥即可痊愈。嚴重的可吃點口服抗真菌藥物。
腳疼得邁不開步
一般為應力性骨折,表現為腳側或腳掌疼痛,通常由骨質流失、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D、鈣引起。
腳趾尖上翹
嚴重肺部疾病的表現,包括肺纖維化或肺癌。心臟疾病和胃腸疾病也和此有關。
腳后跟刺痛
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老穿高跟鞋、常在堅硬的地面走都容易誘發此病,好換雙舒適的平底鞋。
怎么保養腳部
首先用中性肥皂清洗,泡在肥皂水中約5分鐘。腳趾頭好用品質良好的腳刷清洗,這比用銼刀尖去挖更能清除指甲內的污垢,也不會傷害肌膚。
然后檢視腳板側和腳底,如發現有表皮特別粗糙的部位,應用輕石或銼刀輕輕摩擦,以防長雞眼或繭子。千萬不要用刀片刮,那樣很容易割傷并造成感染。
洗完后徹底擦干,再用保養霜或乳液按摩。
腳底常出汗的話,再撒點痱子粉或滑石粉。
后修剪腳趾甲時應保持平直,不要沿著指甲的弧線剪除,以免腳趾甲嵌近肉里,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