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起憂慮的后果,他說:“如果病人能袪除恐懼與憂慮,70%的人就不用看醫生了。”
“我倒不是說他們的病是想象出來的,”他繼續說,“他們的疾病跟牙疼一樣真實,甚至比它嚴重上千倍。我指的是消化性疾病、胃潰瘍、心律不齊、失眠、頭痛,甚至某種癱瘓。”
“這些病痛是絕對真實的,我知道得很清楚,因為我自己就被胃潰瘍折磨了12年。”
“恐懼產生憂慮,憂慮造成緊張,影響胃部神經系統,改變了胃液的分泌,引起胃潰瘍。”
梅奧診所的阿爾瓦雷斯醫師曾說過:“潰瘍順著情緒的壓力起伏。”這個看法已由梅奧診所為15000名胃疾病患所作的研究所證實,其中80%并無真正的病因。
恐懼、憂慮、憎恨、過度自私,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才是胃疾與潰瘍的大原因。
我近與梅奧診所的海賓醫師通信,他在美國醫師協會年會宣讀一份報道,其中指出他研究176位平均年齡44.3歲的企業主管,約有1/3的主管受到緊張引起的三種病痛的困擾——心臟病、消化性潰瘍以及高血壓。
想想看,1/3的企業主管在活到45歲前就受到這些毛病的折磨,成功的代價何其高昂!可悲的是還買不到真正的成功,你能想象一位以胃潰瘍或心臟病換取成就的人是真正的成功者嗎?
一個人失去健康,即使贏得全世界又有什么用?梅奧診所的醫師宣稱,半數以上的病床上躺著的都是神經緊張的病人。
如果用高倍數顯微鏡研究這些病患的神經,多半跟普通人一樣健康。顯然他們的問題不是病理上的,而是挫折、焦慮、煩惱、恐懼、絕望等情緒所引起的。
柏拉圖說:“醫師所犯的大錯誤,就是他們只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不打算醫治病人的心理,其實人是身心合一的,怎么能分開呢?”
醫學發展了2300年才總算認清了這個真理。現在開始發展一種新醫學,即心理治療——一種能照顧身心兩方面的醫學。
人為什么會喪失理智?沒有人了解全盤的狀況,不過恐懼與憂慮可能是相當有分量的因素。焦慮困擾得人們不能在現實的世界中調適自我,只能漸漸退縮到他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再憂慮。
憂慮引起風濕癥、關節炎,使你不得不坐輪椅。關節炎塞西爾博士列出關節炎的四大主因:1.婚姻觸礁;2.財務危機;3.孤獨與憂慮;4.積怨未消。
麥戈尼格爾醫生在全美牙醫協會上演講時提到:“因憂慮、恐懼、嘮叨所造成的情緒不暢會改變人體內鈣的平衡而引起齲齒。”
這位醫生提到他的一位病人原來有副很健康的牙齒,但是在他太太住院的三個星期內,他卻因擔心她的病而有了九顆蛀牙——所以憂慮會引起蛀牙。
我曾經與好萊塢影星默爾·奧伯倫談過一次話,她告訴我她拒絕憂慮,因為她了解憂慮將摧毀她銀色生涯的主要資產——她的如花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