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護理
飲食方面應少吃動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刺激性食物,避免煙、酒,多吃新鮮蔬菜及富于維生素B族食物。
七、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
脂溢性皮炎為多種因素所致。與年齡、性別有關,大多數病例有遺傳傾向,雄激素水平增高,導致皮脂分泌增多。
此外,皮脂溢出常出現于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Pakinson綜合征),特別是在疾病進展期,皮脂腺分泌水平可高于正常2倍;在動脈硬化、糖尿病、腎上腺腫瘤、某些乳腺癌患者及癲癇患者也有皮脂分泌增高現象。
八、脂溢性皮炎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頭部銀屑病
損害顏色較鮮紅,表面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頭發呈束狀,剝離有點狀出血,同時出現身體其他部位銀屑病的皮損。
2.玫瑰糠疹
始發于頸部、軀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侵犯頭部。常先有母斑,皮損呈橢圓形,皮疹與皮膚長軸或皮紋走向一致,鱗屑較薄,不帶油膩。
3.濕疹
好發部位不同,無油膩性鱗屑及油性痂皮,皮疹為多形性,瘙癢劇烈,常有滲出。慢性濕疹可表現為皮膚粗糙增厚及苔蘚化。嬰兒脂溢性皮炎與嬰兒異位性皮炎相鑒別,后者好發于兩頰部,頭皮較少發生。
4.體癬
損害數目少,不對稱。鱗屑不呈油膩性,損害呈中心痊愈,周邊炎癥顯著,易查到菌絲及孢子。
九、脂溢性皮炎并發癥
發生于面部的脂溢性皮炎損害多見于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脂溢性皮炎可繼發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感染,并發痤瘡癥狀并且呈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螨蟲性皮炎并發。
十、發病機制
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發生的繼發性炎癥。近來有人認為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其他化學成分的改變,使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長繁殖侵犯皮膚而引起的原發感染和繼發過敏,與先天的脂溢性素質有關,但遺傳方式不明。
另外,皮脂溢出增加了機體對細菌的易感性,如存在于皮膚上的非致病性痤瘡棒狀桿菌大量繁殖,分解游離脂肪酸引起炎癥。皮脂腺化膿也是因素之一。新生兒皮脂腺活動明顯,嬰兒皮脂溢出,以后隨來自母體的雄激素逐漸消失而使皮脂溢出減少。
皮脂腺活動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直至青春期前,從18~40歲期間又開始加重,至老年癥狀減輕,男性多于女性。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嗜煙酒等可激發本病發生。冠心病、高血壓、心衰、B族維生素缺乏患者中發生率較高,艾滋病患者亦可見本癥的發生。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脂溢性皮炎癥狀體征都有哪些了吧,您也應該知道脂溢性皮炎并發癥有哪些了吧,那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身邊的小伙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