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您知道什么是痛風病嗎
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
它是由于單鈉尿酸鹽結晶(MSU)或尿酸在細胞外液形成超飽和狀態,使其晶體在組織中沉積而造成的一組異源性疾病。本病以關節液和痛風石中可找到有雙折光性的單水尿酸鈉結晶為其特點。其臨床特征為:高尿酸血癥及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特征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嚴重者見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常伴尿酸性尿路結石。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二、痛風病的癥狀體征
1、關節疼痛
急性發作是急性痛風的典型癥狀。疾病發作多在輕微損傷、飲食過量或相關疾病以后,特別好發于肢體遠端關節,典型的癥狀發于足趾(足痛風),也可因尿酸鹽結石引起腎絞痛。慢性痛風以破壞性關節變化為特征。
2、皮膚癥狀
約1/2的病例,有尿酸鹽沉積于皮下,這些結節被稱為痛風結節或痛風石。痛風石常呈白色或珍珠色結節(痛風珍珠),發生于游離弧形的皮膚邊緣(如耳廓)。痛風石另外的特征性癥狀是指(趾)關節白色或黃色的結節。皮膚尿酸鹽沉積。圓形結石可通過變薄的皮膚看到,它們可能破潰。關節附近的痛風結節有成群發生或融合的趨勢。痛風石在急性發作后產生,無痛。如果皮膚破潰,可釋放出白色石灰樣物質,鏡檢示束狀針樣物質的致癌混合物,鑒定為尿酸鈉。
三、痛風病的用藥及治療
切除影響功能活動的痛風結節,并系統治療。急性痛風發作:臥床休息,秋水仙堿0.5μg/h,直至疼痛緩解或腹瀉發生。止痛劑如吲哚美辛100μg/d,2~3天。慢性痛風:低嘌呤飲食,長期應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以增加腎臟尿酸排泄。減肥降低體重。
四、痛風病的飲食保健
1.白菜250克,加植物油20克炒食。宜經常服。適用于痛風緩解期。
2.茄子250克洗凈后蒸熟,切成條,稍加醬油、麻油、鹽、大蒜泥、味精拌勻后食,隔日服,適用于痛風發作者。
3.土豆250克,植物油30克先煸,繼加醬油30克,鹽少量至燒熟后食,適用于痛風發作者。
4.蘿卜250克洗凈切塊,植物油50克同煸,繼加柏子仁30克,水500毫升,同煮至熟,加鹽少量,食蘿卜及湯。
五、痛風病易引起的并發癥
病程較長的患者有1/3左右可發生腎臟并發癥。腎損害有3種形式:一是尿酸鹽腎病,由于尿酸鹽在腎間質組織沉積所致;二是腎尿酸結石,原發性痛風者腎尿酸結石占20%~25%;三是大量尿酸結晶廣泛沉積于腎小管,導致尿流梗阻而產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
1.尿酸性腎石病
有10%~25%的痛風患者可發生尿酸性腎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腎石病作為首發癥狀而就診。細小的泥沙樣結石容易隨尿液排出,患者可無任何癥狀,較大的結石常引起腎絞痛和血尿。并發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或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