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黃芪桂枝蛇肉湯。組成:蛇1條,生黃芪60克,桂枝9克,當歸12克。制法:蛇去其頭、皮、內臟;黃芪、當歸、桂枝洗凈。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蛇肉酥爛為度,調味即可。功效:補氣活血、祛風逐寒。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良性膝關節痛等屬于風寒痹阻,氣血兩虛者。
4、附子雞肉湯。組成:雞肉90克,熟附片10克,生姜、紅棗各少許。制法: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至湯水入口無麻辣感為度。功效:溫腎逐寒,祛濕止痛。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良性膝關節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5、木瓜湯。組成:木瓜4個,白蜜1kg。(做法):將木瓜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功效):通痹止痛。
九、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與護理
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主要癥狀,也是令病人痛苦的癥狀之一,出現了關節疼痛之后,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護:
(1)關節制動:急性期應將關節置于休息體位,減少運動。
(2)局部按摩:關節疼痛有所減輕后,可自行關節周圍的按摩。
(3)關節體操練習:針對各個不同的關節練習不同的關節體操,每次30分鐘,每天2—3次。
(4)關節藥熏:配制藥物進行關節熏洗,水溫應保持在50℃左右,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5)關節溫水浴:可將患病關節或整個肢體置于溫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每日1次。
(6)關節保健灸:選取患部周圍常用的穴位2—3個,用艾條進行保健灸,一般每日1次,1次20分鐘。
十、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欲,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無論食補還是藥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注意飲食宜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如果患病后忌口太嚴,長年日久,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灼熱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蝦,蟹,竹筍之類,一旦病情穩定,忌口即可放寬。
十一、配制藥膳注意事項
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配制藥膳時,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采用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法則,配膳時要根據“證”的陰陽,虛實,寒熱,分別給予不同的藥膳配方,一般而言,風(行)痹患者宜用蔥,姜等辛濕發散之品;寒(痛)痹患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濕熱之品,而要忌食生冷;濕(著)痹患者宜用茯苓,苡米等健脾祛濕之品;熱痹患者一般有濕熱之邪交織的病機,藥膳宜采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