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眼部受累亦較常見,但易被忽視。常見有巨細胞病毒及弓形蟲感染引起的視網膜炎,眼部卡波齊肉瘤等。HIV本身以及機會性感染或腫瘤亦可累及心血管及內分泌系統等,但臨床表現常不明顯或輕微,可能與發生率較低或不等這些系統病變的臨床表現出現患者即已死亡有關。某些患者常有原因不明的長期發熱,并伴有體重下降、全身不適及乏力等。有些病例的骨髓、淋巴結或肝活檢標本中證實有分枝桿菌屬細胞內感染,其預后可能比單純合并肺部分枝桿菌屬感染更差。
凡出現長期不明原因發熱、全身不適、腹瀉、關節肌肉疼痛等癥狀;紅斑樣皮疹、全身淋巴結腫大等體征; 或出現常人不易患的感染,及淋巴細胞亞群檢查顯示CD4 T細胞減少,CD4/CD8細胞比例倒置時,應想到感染本病的可能。
10、流行病學史
1、同性戀或異性戀者有多個性伴侶史,或配偶或性伴侶抗HIV抗體陽性。②靜脈吸毒史。③用過進口的因子Ⅷ等血液制品。④與 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觸史。⑤有過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⑥出國史。⑦抗HIV抗體陽性者所生的子女。⑧輸入未經抗HIV檢測的血液。
2、臨床表現
①有發熱、乏力、咽痛、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②個別有頭痛、皮疹、腦膜腦炎或急性多發性神經炎。③頸、腋及枕部有腫大淋巴結,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④肝、脾大。
3、實驗室檢查
①外周血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總數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細胞總數上升可見異型淋巴細胞。②CD4/CD8比值>1。③抗HIV抗體由陰性轉陽性者,一般經2~3個月才陽轉,長可達6個月,在感染窗口期抗體陰性。④少數患者初期血液P24抗原陽性。
1、傳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
2、傳播途徑: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
3、性行為:與已感染的伴侶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包括同性、異性和雙性性接觸。
4、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HIV傳播途徑。
5、母嬰傳播:在懷孕、生產和母乳喂養過程中,感染HIV的母親可能會傳播給胎兒及嬰兒。
6、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戀者、靜脈吸毒者、與HIV攜帶者經常有性接觸者、經常輸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親所生嬰兒。
五、日常生活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膚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
六、艾滋病的危害
1、目前艾滋病已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時診治、病毒耐藥或藥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殘。同時由于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也常常給感染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