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者: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方藥:熟附子10克、黨參15克、炮姜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
(2)熱霍亂
吐瀉勢如噴注,瀉下如米泔汁,臭穢難聞,煩熱口渴。脘悶腹痛,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化濕,辟穢泄濁。
方藥:蠶砂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樸lO克、木瓜10克、吳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葉10克、通草10克。
(3)干霍亂
腹中絞痛,煩躁悶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面青肢脈沉。
治法:辟穢泄濁,利氣宜寒。
方藥:川樸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沖服)、大黃10克、檳榔10克、枳實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
十、上吐下瀉也未必是霍亂
大家都知道霍亂病人的典型癥狀就是上吐下瀉,但認為上吐下瀉就一定是霍亂則是錯誤的。因為除霍亂外,下列常見疾病也可出現上吐下瀉癥狀,可根據其臨床特點及細菌學檢查加以區別。
1、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腸炎。如吃了不干凈或腐敗變質的食物與有毒植物如毒蕈等,或由化學品如汞、砷引起的中毒,同食者往往集體發病。與霍亂先瀉后吐不同,常為先吐后瀉,有時伴有明顯的腹痛及發熱,大便多為黃水樣且較臭。
2、病毒性胃腸炎。多由于著涼、感冒引起,秋冬季節多見,有咳嗽,發熱等上呼吸道癥狀,大便呈稀水樣或黃水樣,次數不多,多無腹痛與嘔吐,嬰幼兒多見。
3、急性細菌性痢疾。常有畏寒發熱,大便呈膿血粘液樣,伴有明顯的腹痛與里急后重。
因此,上吐下瀉不一定都是霍亂,但由于上吐下瀉是霍亂的典型癥狀,對有類似癥狀的病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有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這對防治腸道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消化道是霍亂菌溫床
據相關資料表明,人類消化道里的液體能夠“打開”霍亂弧菌的一些重要基因,使其感染能力增強幾百倍。這 一發現有助于研制更有效的霍亂疫苗和診斷技術。
霍亂弧菌通常生活在死水里,繁殖速度很慢,但到了人體內,其數量就呈爆炸式增長,使病人產生嚴重腹瀉。約有百分之一的病人因脫水而死。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霍亂的西醫藥治療有呢些了吧,您也應該知道霍亂的預防方法有哪些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這個消息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么呢?那還等什么,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