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因素包括:內分泌失調、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的分泌量異常。飲食和營養方面可有維生素C的缺乏、維生素D和鈣、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營養不良等。
血液病與牙周組織的關系極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現牙齦腫脹、潰瘍、出血等。血友病可發生牙齦自發性出血等。牙周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在治療時不僅要注意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慮到全身的狀態,以便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四、牙周炎的預防
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3分鐘, 飯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2、對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軟垢,菌斑,用牙線,牙簽,牙刷清潔。
3、定期檢查,齦上潔治半年1次。一旦發生牙周炎應早期治療,因為其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有關。
五、牙周炎的治療應分階段進行
1. 牙周基礎治療
這適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對于出現急性齦膿腫、急性牙周膿腫、急性壞死性齦炎等急癥的患者,應根據情況加以處理。拔除無望保留的牙齒,以保持較長時期的牙周健康。
進行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齦上、齦下的菌斑,牙石及壞死牙骨質。必要時進行松動牙暫時性固定、調合、藥物輔助治療。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強患者意識。
2、手術治療
基礎治療后2-3個月對牙周狀況再評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診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診出血,或根分叉病變I-II度,或牙齦及牙槽骨形態不良,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牙周手術不但可在直視下進行徹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組織,還可以糾正不良的牙齦外形、不良牙槽骨形態、根分叉病變,并可進行牙周組織的再生性治療。
牙周炎的修復和正畸治療是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改善患牙的松動、移位及咀嚼無力等癥狀。此階段的治療必須在牙周炎癥得到控制的條件下進行,一般在治療后(手術后)3個月進行。
3、維護期治療
牙周炎患者經過治療后,仍應終生自我維護牙周健康,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專業維護,以防止牙周炎的復發。此為牙周治療的維護期。
六、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的治療
1、保持口腔清潔
口腔內有20多種細菌。在清潔牙面后1~6小時就會形成新的菌斑,導致牙病發生。應從3歲時就學會刷牙。要做到進食完畢3分鐘內刷牙,每次刷3分鐘,每天刷3次。
如有困難,應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尤其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牙刷應選用軟細有彈性的保健牙刷,用后洗干凈,將牙刷頭向上放置晾干。
2、注意口腔鍛煉
要經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充分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沖刷污物,有利于牙齒自潔,并能強健牙周組織。要養成雙側咀嚼的習慣,否則會引起廢用性牙齦萎縮,面部畸形。
提倡用洗干凈的右手食指,按放在上下牙齦上作橫向來回按摩,每次2~3分鐘。可使牙齦及周圍組織的血循環增強,有利于牙周組織的代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