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兒細菌性痢疾的飲食
飲食治療的目的是減少腸道刺激,緩解病人腹瀉癥狀,防止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在發熱、腹痛、腹瀉明顯時,應禁食,當癥狀稍有減輕時,可進食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質飲食。如藕粉、米湯、果汁、菜汁、禁飲牛奶、豆漿及易產氣的飲食,以保證腸道的充分休息,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每日6餐,每餐200毫升~250毫升。
發熱,腹瀉癥狀好轉后,可食少渣無刺激性飲食,可食用粥、面條、面片、蒸蛋羹、小肉丸、菜泥等,每日可3餐或5餐,量不宜過多。應多飲水,改善脫水和毒血癥,利于毒素的排泄。
十二、該怎樣護理痢疾的患兒
我們大家都清楚痢疾會常常出現在小朋友的身上,當孩子患上痢疾之后,我們的家長都會非常的著急,生怕孩子因為痢疾在感染其它的疾病。所以在發現孩子有痢疾的癥狀的時候一定要盡快將孩子送到醫院。
1、抗菌素
根據當地、當時,與病人具體情況來選擇藥物,應選用痢疾桿菌敏感的抗生素,中毒性菌痢應用2—3種抗生素聯合應用,且用靜脈給藥方式,使血液中抗菌素在短時間內達到沖擊的濃度。一般菌痢可采用口服方式,若不能口服者,也可改用靜脈或肌注給藥,常用抗生素有頭孢類、氨芐青霉素等,療程7—10天。待糞便培養陰性后停止。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
腹瀉患兒液體和電解質丟失很多。口服補液溶液對輕、中型脫水患兒適用,用量根據腹瀉情況和脫水糾正情況來調整,家長要按照醫囑給小兒沖水喝,直到脫水糾正為止。嚴重的脫水或嘔吐不能口服,需靜脈補液給予糾正。
3、中毒性菌痢治療
原則為迅速降溫,解除小動脈痙攣,改善微循環。單用退熱劑往往高熱降不下來,應配合物理降溫,如冰帽、酒精擦浴等,同時用1%溫鹽水灌腸,無效者再用冬眠療法,爭取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到36—37度,冬眠時間不超過12—24小時,并積極搶救循環和呼吸衰竭。
4、休息和飲食
菌痢患兒都應臥床休息,按腸道傳染病隔離,消毒處理糞便。無嘔吐或重型菌痢一般不禁食,但要根據病情調整飲食。首先停止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道負擔。母乳喂養的孩子可繼續喂母乳,可適當減少喂奶次數,喂奶間隔時間適當延長,每次喂奶時間縮短,暫停添加輔食。
5、保持臀部清洗
腹瀉次數多,患兒容易發生尿布皮炎,因此在患兒每次便后要用溫水清洗臀部,并擦干。應選用吸水性強的,較軟的布做尿布,避免用塑料布墊在孩子的屁股上,或包得過緊。發生尿布皮炎后可選用凡士林、鋅氧油等涂于臀部,每日2—3次,輕者2—3天,重者5—7天即可痊愈。
您好,兒童做到安全用藥,要注意一下三點
1、家長要了解藥物的作用機理,掌握藥物的適應癥、用藥劑量、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到心中有數。以便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2、在選擇藥物及用藥劑量上,要考慮孩子的年齡、身體的強弱、病情輕重、肝功能好壞、以前用過什么藥及有無過敏史等,并將有關信息告知醫生,以便做到用藥安全、有效、合理、經濟。 3、小兒用藥種類不宜過多。如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應注意避免體內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毒副作用,因此幾種藥物應隔開一定時間服用。
結語:砍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如何預防小兒痢疾了呢?是不是已經知道小兒細菌性痢疾引起并發癥有哪些呢?我想您應該都知道了吧,那小編希望你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小兒痢疾的預防與治療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