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基因研究在藥物當中的價值和作用是非常大的。基因是現代生物醫藥研究的先導、制高點和生長點,是一個核心。
隨著基因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從分子水平認識各種疾病的發生機制成為可能。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疾病都與基因有關,是可以遺傳的。一直以來,醫學界將疾病分為遺傳性疾病、非遺傳性疾病。
現在看來,這種劃分已經過時。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基因密切相關。
可以這么說,絕大多數人類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因此,科學家一直不遺余力地尋找某基因和某疾病的對應關系。
基因病就是因為基因的突變,或基因的表達調控出現異常而引起的疾病。如果某種疾病是由一種基因異常引起的,就是單基因病。
比如唇裂、血友病、色盲等。而絕大多數疾病是由多個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稱為多基因病。包括了大多數的常見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和自身免疫病等。
多基因病發病率比較高,在人群中大多都超過1/1000。
其發病基礎更復雜,既受個體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也與疾病本身的特性等有關。
只有通過綜合分析和判斷,才能對發病風險作出正確估計。當一個人由于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對某種疾病的易感性超過一定閾值時,就可能發病。
正因為基因與患病風險有關,通過基因檢測來預測疾病才成為可能。那么一種疾病到底和哪些基因有關呢?這是目前的醫學研究熱點之一。
在國際衛生組織不久前完成的一項糖尿病研究中,二十多個國家的科學家通力合作,集中研究的是什么基因的差異,導致了全球各地區糖尿病的發病率的不同。
研究發現,I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與一種決定個體間產生移植排斥的基因,HLA-DQ,的基因多態性有關。不同群體中,19%—43%的I型糖尿病病人在HLA-DQ基因位點上,呈現為高危險性基因型。
另外,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有十種以上的易感基因與II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有關。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慢粒病人宜盡早做基因檢測了吧,您也應該對基因與疾病的關系有一定了解了吧,那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