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想要預防疾病,就需要多練習太極拳,真的是這樣嗎?那么打太極拳可以降壓降血糖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42式太極拳吧。
很多人都認為太極拳只是老年人打發時間練習的運動,只是對老年人有好處,但是小編想說的是太極拳是適合很多人練習的,有很多的功效與作用哦。
太極拳是常見的鍛煉方法,是一種重要的健身與預防疾病的手段。新研究發現,打太極拳不僅可增強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高血壓、糖尿病人練3至6個月后,甚至可減少用藥量,專家鼓勵中老年人,沒事不妨多練練太極拳。這是專家推薦給中老年人的佳健身運動。
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其實練習太極拳也有很多的作用,經常練太極是可以降壓降血糖的,而且重要的可以讓自己非常的開朗,練習太極拳需要心靜呢。
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參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上,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專家還指出,由于心肺耐力(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后,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而太極拳的好處還不只在維持心肺耐力,太極拳對增加身體柔軟度及降低體脂率也有幫助。
預防疾病 健身太極拳效果好
如果你認為太極是屬于老爺爺、老奶奶的健身方式,如果你還認為太極是男性專屬的領域,那你可就太落伍了。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對防治慢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太極拳雖然動作舒緩柔和,但實為靜中有動,柔中帶剛,遲緩中含有爆發,靈活中藏有力量,因而能大大強化中老年人的雙腿能力和自穩力。
很多老年人怕的是摔跤,然后會骨折,老年人一骨折還不容易好,或者也會中風,這些都是很容易讓老年人痛苦的事情。
經常參加太極拳練習,可以防止摔倒,防止骨折,令人延年益壽。而且,常練太極拳還有助于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健康,這大概也是太極拳深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因此,是非常適合于中老年人的一種鍛煉項目。
首先,打太極拳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有利于大腦的休息;其次,有助于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的靈活性;第三,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柔中有剛,肌肉有節奏地舒縮,對調節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具有獨特的作用;第四,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神經衰弱、潰瘍病、肺結核、肝炎恢復期、骨關節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練拳要選在地面平坦、環境幽靜、空氣新鮮的室外或室內進行,好在清晨或傍晚鍛煉。清晨練拳可使身體各器官活動起來,為進入工作和生活做好準備;傍晚練拳有助于消除疲勞。練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打太極拳時要調整好呼吸,做動作時呼吸要穩定深長,有利于鍛煉呼吸肌和增進食欲。根據個人的體力來調節練拳時間、次數、架子高低和動作快慢,好是每日早、晚各練1次,每次10-15分鐘。
雖然,太極拳運動強度小,動作慢,但標準的動作是保持半蹲位,身體重心較低。中老年人的動作太標準,會使膝關節的負荷過大,引起關節軟骨軟化癥、滑膜炎、脂肪墊炎等關節炎,重者可引起骨質增生,影響鍛煉和日常生活。所以打太極拳時,應“偷點兒懶”,提高身體重心,保持直立位運動。這樣,可減少膝關節負荷,減少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