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用品都會存在著安全隱患,您知道生活中筷子存在哪些健康隱患呢?您知道快洗不干凈會導致致癌物質黃曲霉素的出現嗎?今天就讓小編為您介紹一下有關筷子存在的健康隱患,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不定期更換會藏污納垢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肉眼下,你應該是看不出一雙木質筷子用過半年、1年和3年的區別,您也看不出筷子上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出現的黃曲霉素;
但董金獅通過實驗發現,把它們放在500倍的特寫鏡頭下,會看到使用半年的筷子,表皮脫落,有些地方已裂開,有明顯的小縫隙,且縫隙里有黃色殘留物;
使用1年的筷子,木頭表面已變色且溝壑縱橫,凹陷處有許多油污;
我們知道一雙筷子用過3年以后,應該已經面目全非,可能已經看不出是木質的筷子了,表面是不是長了像小蘑菇一樣的東西。
使用時間越長,檢出的菌落總數越高。
除金屬筷子外,木質、竹質等筷子都會在表面形成細小凹槽,容易殘留細菌和清潔劑,所以建議半年就要換一次。
“裸色”筷子更不安全
很多人認為“裸色”筷子衛生、環保。事實上,如果不涂上一層生漆,筷子反而更易吸收水分,磨損開裂,使食物殘渣殘留在縫隙中,細菌滋生。
有一些筷子上面會涂上生漆,就好像是給筷子上了一層“保護膜”一樣,這層保護膜是可以防水。
不過,董金獅說,買筷子應選材質本來的顏色,因為彩色筷子在染色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有害物殘留,一旦顏料脫落被誤食也不利健康。
筷子變色可能變質
董金獅說,筷子用久了,顏色會發生或深或淺的變化,主因是細菌長期堆積導致的。
每天應仔細觀察筷子,一旦發現表面有斑點,特別是霉斑,說明已發霉變質,應趕緊更換。
清洗隨便細菌長得快
本期嘉賓介紹
男,40歲,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副主任醫師。1985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后在醫科院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工作至今。 1992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98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4-1995年在德國海涅大學外科醫療中心學習;2000-2001年在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部附屬第一外科從事肝癌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在腹部腫瘤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肝癌外科治療的手術方式有更深入的研究。參加肝臟海綿狀血管瘤治療的臨床研究,獲醫科院醫療進步二等獎,參加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的臨床研究,獲醫科院醫療進步三等獎,二次獲全國中青年優秀論文獎。承擔"九五"國家攻關課題"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與外科治療的對比研究"工作。已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報曾有調查發現,很多人在家洗筷子時很“豪爽”,近五成人都選擇在水龍頭下沖洗,搓得嘩嘩響,然后往筷子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
這種洗法,筷子很可能沒徹底洗凈,細菌很快就會滋生。
清洗筷子時,首先要把筷子表面沖凈,再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洗完后瀝干水漬才能放入筷子筒。
新筷子用前先煮半小時
筷子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易沾染病毒、細菌及化學物質。
董金獅表示,新買的筷子要先用自來水清洗干凈,再用洗潔精來洗,后放到鍋里,用沸水煮半小時。
竹筷子要仔細刮掉細刺,如有異味,可用醋泡半小時或用茶水煮半小時。此外,筷子好專人專用,以免細菌在家人之間傳播。
不銹鋼筷子較衛生
金屬筷雖表面也有磨損,但不易藏污納垢,較衛生。
不過, 目前不銹鋼筷子良莠不齊,若質量不過關可能導致重金屬析出,使用時應避免和醋、鹽長期接觸,別用清潔球或強酸強堿進行清洗,致使其中的重金屬溶出。
此外,市場上有很多密胺筷子,看上去與塑料類似,如果清洗干凈,滋生細菌幾率較小,但購買時一定要認準QS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