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和雞蛋是中國人的營養早餐習慣之一,但是有人說豆漿雞蛋是不能一起吃的,那么豆漿和雞蛋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呢?不適合食用雞蛋的人群是什么?煮雞蛋要煮多久?下面為你解析。
近網上相傳豆漿雞蛋相克,是不能一起吃的,一時引起了熱議。理由是豆漿喝雞蛋都有豐富的蛋白質,它們相遇就會形成難以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因此降低營養價值。也有人將這個原理總結到牛奶和雞蛋不能同食。
對于這些流言,朱毅副教授認為都是片面的,她表示,豆漿是可以和雞蛋放在一起吃的,但是網友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豆漿是否煮熟了。朱毅副教授進一步解釋說,生豆漿中的胰蛋白酶和雞蛋中的黏性蛋白結合確實會影響人體吸收,但胰蛋白酶并不耐熱,只要豆漿加熱的時間足夠長,胰蛋白酶就會被破壞,無法與雞蛋中的黏性蛋白結合,所謂“相克”的說法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另外朱毅副教授特別提示說,很多時候我們在煮豆漿的時候看到豆漿沸騰都會誤以為豆漿已經熟了,但是實際上,豆漿在加熱到80℃的時候會出現假沸現象,如果這時候喝了豆漿,未煮熟的豆漿中含有的胰蛋白酶和皂角等毒素就會刺激胃與腸道,引起惡心嘔吐甚至腹瀉,因此,看到豆漿沸騰別忙著關火,再煮3-5分鐘才是正確的做法。
而很多媽媽都喜歡用滾燙的牛奶沖生雞蛋做成蛋奶給孩子喝,認為這樣更有營養,朱毅副教授表示她不提倡這樣的做法。因為雞蛋被產出后會被污染沙門氏菌,如果人體攝入含有沙門氏菌的食物達到一定量,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如果僅僅只用滾燙的牛奶沖生雞蛋,熱量并不足以使生雞蛋變熟,也不足以殺菌,喝下有沙門氏菌的蛋奶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雖然有很多人吃了并未感到不適,這是由于個人的體質差異造成的,就算沒什么不適,也好不要這么食用。
有的網友開始懷疑,假如問題在殺菌這里,那么是不是可以把牛奶和雞蛋一起煮呢?這樣就能殺菌了。教授說這種方式是不行的,因為牛奶一旦加熱后蛋白質的很多營養成分就會消失,所以牛奶不能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