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各器官上火癥狀
上火各有區分,心、肺、胃、肝、腎這5個愛上火的臟器分別有什么上火癥狀呢?如何區別及應對呢?
下面小編為您詳細解析身體不同臟器上火有什么癥狀,了解上火的癥狀才能對癥治療。
心火:虛實不一樣
心火的外在表現多為五心煩熱、失眠、舌頭紅、有血泡、咽干口燥、口舌生瘡……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不養生表現。
分辨什么是心臟上火和它的實、虛火劃分
分辨心臟實火和虛火,簡單的方法是看舌苔,這是中醫望聞問切中的一環。如果是實火,舌苔較厚呈黃色。黃舌苔很容易分辨,因為正常人舌苔不會發黃,也不會那么厚。虛火的舌頭是紅的,舌苔不明顯,搞不清是實火虛火時,舌苔易分辨。一般來說實火伴有尿黃(喝了很多水尿還是黃)和大便干結的癥狀。
可能有人會說我才不管它是實火還是虛火,到底是心肝肺哪上火,只要是上火吃下火藥就成,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中醫講究對癥治療,只有對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吃什么東西才下火?在此推薦苦瓜和蓮子心,怕苦的人吃苦瓜可以先將苦瓜切片,用涼水浸泡十分鐘左右,這可以去除大部分苦味,少量蓮子心泡水飲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心臟虛火來說,不能亂用清熱解毒和泄火藥,虛進補而不是泄,那會越泄火越旺。
有兩個常見病與心火癥狀相似,不要混為一談,這兩個常見病是皰疹性口炎和口腔潰瘍。皰疹性口炎的特殊癥狀是嘴巴周圍連成一串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口腔潰瘍的特殊癥狀是口角干裂。
胃火:從吃不飽到吃不下
胃火指胃熱熾盛化火的病變,是中醫所說的“五火”之一。也叫胃熱,它也分虛實兩種。胃火屬胃火上升多由邪熱犯胃,飲酒過度和食用辛辣食物造成。《校注醫醇剩義·胃火》:“胃火熾盛,煩渴引飲,牙齦腐爛,或牙宣出血,面赤發熱,玉液煎主之。”胃虛火:指胃陰虧虛,虛火上焰。此癥患者常可出現胃疼較重、經常感到饑餓但進食量很少、口干唇燥、小便短少、舌紅、脈細等癥狀。
胃里有火的人要少吃火性偏大的食物,如酸奶之類甜膩發酵的,吃了這類食物會產生過量胃酸,把胃鬧的像發酵一樣,出現燒灼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燒心。胃火的患者還會出現口臭,這是胃火重的典型癥狀,患有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消化不良等病的人容易出現胃虛火。有輕微胃火的人會有易餓,就像吃不飽一樣的錯覺,這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當胃火發展到下一個階段,胃部出現發炎現象,吃不飽就會變成吃不下。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節制飲食,多吃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注意口腔衛生。
腎火:一般是虛火
腎的功能分腎陰、腎陽。腎火一般由腎陰虛引起,所以多為虛火。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相火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