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生之本,本于陰陽”。“陰陽不和,因而和之,是謂圣度。”所謂的“圣度”,即是把調和陰陽作為養生的高原則。“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天地間的陰陽是不斷轉化的,人體只有效法天地變化,遵循日月運行的規律,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春、夏“夜臥早起”有什么區別
在夏天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就是晚一點睡早一點 起。春天是“夜臥早起”,夏天也是如此。那么這兩個有什么 區別呢?
夏天睡得要比春天晚一些,白天起的還要再早一些,這是為什么?不是有病嗎,其實是因為夏天的白晝時間更長,晚上更短,所以人們的養生習慣也要隨之改變,人養生主要是靠陽氣的變化,睡得晚起得早,這個時候要無厭于日,意思上面也說了,不要討厭夏天的太陽,不要討厭那么熱的天氣,夏天就算再熱,你也不要總是躲在家里,害怕陽光的照射,如果想要降溫避暑,那也好是選擇自然一點的方法,現代人總是喜歡到了夏天就呆在空調房里,呆在那種人工制造的冷環境里,這樣對身體反而沒有任何好處,自然避暑可以去一些陰涼的樹蔭下面,小河邊之類的,自然的環境下出一些汗對身體絕對是健康有利的,如果你總是成天躲在空調房里,天天吹冷風,這樣的緩解是逆季節而行的,在你該出汗的季節不讓你出汗,只會讓你體內的濁氣越來越重,這樣毛病就會出來了。
夏季養生小常識
1、夏季失水多,應多喝水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發、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皮膚干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另外礦泉水、冷茶、牛奶、蘋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2、應時起居
夏季則宜晚睡早起,中午盡可能午睡。切記不能在樓道、屋檐下或通風口的陰涼處久坐、久臥、久睡。更不宜久用電風扇,因夏令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開,易受風寒侵襲,吹的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頭痛、腰肌勞損、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3、保健要“養陽”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炎熱夏季,很多人會患空調病,人們白天夜里都開著空調,室內外溫差可以達到十幾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飲,肯定會傷陽氣。因此,要注意居住環境不要過于潮濕,不要過多吃冰凍及涼食,夜間空調的溫度不要開得太低,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陰冷的地方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