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癌癥嗎?您知道在日常生活的如何防止癌癥嗎?今天呢,就讓小編來為您講解一下癌癥的有關知識,還有一些癌癥預防的措施,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學習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癌癥的預防
癌癥
癌癥,癌是具代表性的內源性疾病,
不會像正常細胞因環境酸化而死亡事實上癌細胞是正常細胞為了在酸性環境里生長,采取主動變異,并繼續綿延而成,對于癌細胞的產生有兩種學說,一是德國生化博士 古博格的缺氧理論,另一個是日本愛哈氏的酸性體質理論,古博格博士的理論指出,健康的細胞在缺氧的環境下,可使該細胞變成癌細胞,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他因以試 驗證明了該論點,而榮獲諾貝爾獎。愛哈氏的學說則提及成弱堿性的細胞,在累積酸性廢物的附近通常會死亡,但是有不惜改變染色體以求在酸性環境中生存,這就是癌的開始。
即使動手術割掉所有的癌細胞癌癥會再度產生的原因就在于此因為酸性環境依舊存在,不想死亡的細胞也就依然存在,因此不像得癌癥很難 ,乳腺癌就是體液酸化的結果 ,流產,乳房再造拒絕母乳哺育,佩戴過緊的胸罩等因素,造成局部的微循環不暢,乳房組織液酸化,其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乳腺組織增生終導致癌變,現都市每十位三十五歲以上的 婦女至少有三位或三位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
預防癌癥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堿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被瑞士學者認為第三種防 止癌種的有效途徑。
防癌要點
1.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
癌癥預防
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3.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癥。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 體質,使各種癌癥疾病遠離自己。
4.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特別是綠色蔬菜類),特要防止病從口入。
5.每年主動做一次防癌檢查,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的基因細胞,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得癌癥。但當你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正常的細胞減少,癌細胞就會增多。有腫瘤 家族史的人好一年檢查兩次身體;健康人則建議每年查一次。
癌癥的預防
癌癥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
1、加強防癌健康教育,對人們特別是癌癥的高危人群,應提高他們對癌癥的認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應要求他們加強身心修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日常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不偏食不反復吃相同的食物和藥物;不吸煙不酗酒,適量攝入富含 維生素A、C、E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過咸過熱和燒焦的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避免過度日曬、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注意身體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抗癌能 力。
2、合理使用醫藥用品,切勿濫用藥物及放射線,尤其是妊娠期婦女的診斷性照射,以防上白血病、骨肉瘤、皮膚癌等的發生。
3、消除職業致癌因素,加強對已經確認可以引起腫瘤的物質的檢測、控制與消除,以預防職業性腫瘤的發生。
4、加強勞動保護、環境保護和食品衛生,減和或消除環境中的致癌因素。
二級預防
1、無癥狀人群的監測,乳腺癌的監測
對30歲以上婦女應推行乳房自我檢查(圖86),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1次臨床檢查,50歲以上婦女每年應進行臨床及必要時的X線攝影篩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歲 以上初孕歲以前月經初潮,50歲以后絕經、肥胖癥、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宮內膜炎病史者,篩查時,應特別注意;
2、宮頸癌的監測
一切有性生活的婦女均有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應從有性生活開始每2-3年進行1次宮頸脫落細胞涂片檢查;
3、結腸、直腸癌的監測
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1次直腸指檢,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家族腫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潰瘍史及結腸直腸癌史者,應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每隔3-5年做1次真腸 鏡檢查。
4、有癥狀人群的監測
由于人體所患的惡性腫瘤約75%以上發生在身體易于查出和易于發現的部位,重視常見惡生腫瘤的癌癥信號及時主動去醫院檢查,有利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本期嘉賓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 刪除內容!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