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面提到的情況,在“過午不食法”中,我們常出現的情況還包括:常常半夜就餓得受不了,又去吃東西,或者早上因為非常饑餓而大吃特吃等等。當然,不管出現哪種情況,它都會讓我們的體重“吃不了,兜著走”。
科學的減肥方法應該包括:
合適的熱量攝取、充足的營養、有效的運動方法、適當的心理調節。我們將其概括為NICE=Nutrition+I+Calorie+Exercise 即健康減肥=營養+自我+熱量+運動。
合適的熱量攝取:
我們以美國USDA的研究和結論為基礎,結合中國減肥人群的特點和需求,獨家研發了熱量預算體系。 人體的熱量基本上是從飲食中攝取的。飲食中的營養素——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酒精、有機酸等,可以為身體提供消耗所需的熱量。基本上可以近似的認為,我們所吃的食物的熱量就是身體攝取的熱量。當然,這其中要扣除掉身體沒有辦法吸收的那一部分,這對每個人來說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吸收能力不同。
減少飲食的熱量攝取是減輕體重的一種重要方法。一些基礎的建議如下:
減少熱量的攝取應在保證營養需求的基礎上選擇熱量低的食物,例如:減少油炸、烘焙類食物,以米飯代替面包,以開水代替含糖飲料。
每人每天熱量總攝取量需要保證基礎代謝率,一般不宜少于1200大卡。
減少熱量攝取的作法宜采取漸進的方式。
廣泛攝取各種食物,避免因貪食而增加飲食,口味要清淡,過多的鹽份會使水份滯留在身體內。避免酒類飲料和加糖飲料。
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可獲充分的飽足感。
充足的營養:
減肥期間,合理的飲食很重要。很多人誤認為減肥就是要不斷地節制食欲,而忽略了營養的重要性,導致很多人在減肥過后雖然瘦了一圈,卻也失去了健康。每一種營養都是我們的身體必需的物質,都是身體自動調節的原動力。
身體每缺乏一種營養素,就相當于把身體的這個調節功能拿走了,這時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被損壞,同時減肥工程也會變慢。你必須要清楚減肥與營養并不沖突,減肥期間需要節制的,是多余的油脂與熱量,并非杜絕所有的人體必需的營養。同時,從飲食上來說,減肥只需改善暴飲暴食的習慣,以及調整飲食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