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輕視,即隨意亂動,留下難以恢復的“陳傷”。筋骨損傷后,依靠人體自身的修復初步連接后,需通過合理運動,來盡量幫助恢復其原有的彈性、韌性。
此外,在傷后較長時間內,傷處需要“溫養”,避免傷處過早、不當活動,避免遭受風寒、濕氣的侵擾,如常見的踝關節扭傷,要注意護踝保護,忌自行冷水沖淋等。
如何避免春天身體濕氣重
避開“濕”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正所謂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陳偉建議,別穿潮濕不干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水分,吹干頭發。此外,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地板濕了,立即拖干,免得濕氣滯留。
現有天氣狀況,房間內的濕氣也很重,陳偉建議,如果房內太濕,要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你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避開生冷、甜膩食物,別喝酒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陳偉說,中醫認為脾胃主濕,所以,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另外,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吃姜、做運動口含姜片,炒菜加蔥蒜
春日萬物生發,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濕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此外,陳偉介紹,你還可以買些嫩姜,切成薄薄的一片含在嘴里,咀嚼后咽下去。
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還有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
運動發汗,直接驅散濕氣
人常常會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其實,通過運動,使身體里的濕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發散出來,是自然也是有效的辦法。
結語:春天濕氣重是很常見的癥狀。我們不用大驚小怪。只要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都可以簡單祛濕。關鍵的還是要找準自己體內濕氣重的原因,然后再有計劃合理的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