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繼驚蟄節氣之后,我們又迎來了春分時節,春分時節是農家大忙的時候。那么關于這個時期的春分養生的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說一下春分不適宜做哪些劇烈的運動。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3月20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春分”。春分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古時也是作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春分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春分時節嚴寒基本上已過去,各種病邪也隨之滋生,也有可能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此時人體氣血運行在肌膚體表,一些舊疾就會發出來,如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宿年的筋骨關節軟組織勞損疼痛等容易復發。年老或體弱、心腦血管病、胃腸道病以及失眠、焦慮、抑郁等情志疾病的人此時都不容忽視。
我國傳統醫學很早就認識到節氣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在節氣前后一段時期內選擇特定穴位進行針灸,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祛病防病的功效,
拔罐、刮痧還可以起到排毒養生作用,是一種自然且療效肯定的保健方法。此外,春天肝氣易升、易動,肝氣、肝陽耗用較大,人們也更容易急躁或焦慮,出現情緒波動,有些人則表現為失眠和頭痛,陽損及陰,肝陰內耗,還會有頭暈、眼睛酸澀、腰膝酸軟。此時盡量把心態放平和,以便肝氣調達,在加強自身調攝的前提下,配合中醫節氣針灸,可以更好地疏肝理氣,滋陰養血。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遵醫囑正規治療,發現有情緒異常者,應及時就醫。
在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春天,應該去登山、踏青,以利春陽萌生勃發。積極運動應采取有助于陽氣升發、強健各臟腑機能的方式,如散步、郊游、放風箏、打太極拳等,可舒展筋骨,暢通血脈,增強機體免疫力,使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但是春季運動一定要適度,不宜太劇烈以致大汗出,因為出汗過多則會導致津液的大量丟失,而損傷人體正氣。
適合春分時節吃的健康食物
很多人都說春分宜養生,“食療”一詞也常常掛在忙碌的職場人士口邊。如何通過合理安排膳食,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呢?專家認為,從某種角度說,吃對了才是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