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專家還提醒大家,在春分時節,要抓住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好時機,合理調整飲食,夜臥早起,舒緩身體。
日常飲食要寒熱平衡,適量增加助陽食物。郭海英介紹說,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陰陽平衡狀態。春分前后是草木生長的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一些疾病。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由于春陽主發,姜、蔥、韭菜等辛甘助陽食物對于健康人群可以適當吃些,陰虛火旺的亞健康人群以及潰瘍類疾病等患者要少吃這些比較辛辣刺激的食物。
夜臥早起,舒緩身體。春天是人們好的睡眠時季,因此人們常說“春眠不覺曉”,又有“春困”之說。春天的睡眠質量一般都會比較高,也正適合進行調養。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徐大成介紹說,早在《黃帝內經》就有精辟論斷,“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毛緩行,以使志生”。為什么要晚一點睡,早一點起床呢?這主要是為了跟春天的特點相對應。因為春天到了,陽氣開始復蘇了,一天當中白天陽氣來得比冬天要早,夜晚到得要晚一些,所以我們要早一點起床,晚一點睡覺。并且要到庭院或者公園里面散步,要“披頭散發”,舒緩自己的身體。女性朋友這個時候好不要把頭發扎得緊緊的,不妨松開來。這樣就會使得精神情志舒展、活潑,充滿生機,完全和春天的舒張的氣息相呼應,利于保健。
春困不是病,是人體對春季氣候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完全屬于生理現象,但我們卻要注意。特別是一些年長的人,由于陽氣回升太過,他們會感到身體倦怠,易導致舊病復發。解決春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過飲食加以調理的方法簡便易行,我歸納為“四保”。
一是早餐保熱量
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理想的飲食安排是:早餐的攝入熱量多,中餐次之,晚餐少。
二是菜品保清淡
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生疲憊現象,表現為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飲食宜清淡、新鮮、易消化,青菜、胡蘿卜、芹菜、小白菜、荸薺等食物都是佳的選擇。
三是蛋白保充足
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其中酷氨酸是大腦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所以從瘦肉、雞、魚和低脂奶制品中攝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四是飲食保多維
維是指維生素,維生素是很好的清醒劑,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有好處。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另外,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鉀缺乏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集中。因此,要保持精神充足,春季宜多吃富含鉀元素的葡萄干、香蕉、蘋果等水果。
結語:其實關于春分養生的細節還有很多,小編就不一一道了。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應該都對春分時節的保健注意事項有了大致的了解。剩下的就是要做好養生和保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