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事情,那么怎么樣做才能真正的長壽呢?吃什么可以健康長壽?針對這些問題,萬家燈火節目請來了專家王濤,為大家講解一些長壽方法,趕快收看這期的視頻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王濤,醫學博士,營養醫學理論創始人,從醫20多年。西醫本科、碩士,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后到日本東京大學進行醫學研究兩年。醫學專業知識功底深厚,在臨床各科、男性學、病理學和腫瘤學等多學科都有很深的造詣,對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對人體營養與健康的關系都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后在北京、上海、青島、鄭州和烏魯木齊等全國各地講學。曾撰寫著作《失傳的營養學》。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健康長壽的飲食方法
一、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二、質量好一點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三、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年人每天都應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四、菜要淡一點
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的負擔,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咸食。
吃什么長壽
1.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進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于血管硬化,骨質疏松等癥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2.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喜愛。白菜味道鮮美,勞素咸宜,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并贊“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可見,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能養胃,利腸,解酒,方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3.小米
老人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滋補佳品,小米是谷子往皮后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谷雜糧,谷子為首”的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以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四項長壽的“秘訣”介紹完了,讓人很驚奇的是,這些“飲食佳品”都是很常見的,只不過很少有人相信進食這些常見的食品就能長壽,香型的人也很難堅持。不過,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為自己找尋長壽秘方的你,不妨試一試。
4.粥
從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看無一不喜歡喝粥。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天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進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中斷。上海第一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他編制了粥譜一百余種,供老年人選用,深受歡迎。
5.魚
關心心臟健康的人應當多吃魚,每周做三頓魚菜或天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證實,經常吃魚的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