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很多人都不在乎“春捂”,以為不需要這么做,身體也能棒棒的,其實你錯了,春季如果女人不去捂身體,那么很容易導致宮寒哦,為什么會這樣呢,下一頁有介紹,并且告訴你春季正確養生的方法。
時下天氣漸漸回暖,愛美的女性紛紛開始脫掉臃腫的棉衣,換上清涼“裝備”,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超短裙、低腰褲等。可美麗清涼的背后,其健康隱患不容小覷。
“春捂秋凍”的老話我們并不陌生,可很多女性朋友沒有意識到,這一傳統養生法則對她們的保健至關重要。早春季節忽冷忽熱,加上多風多雨,過早脫去冬裝,給寒氣入侵創造機會,而子宮可以說是女性體內怕冷的器官,很容易成為寒邪的首選目標,引發月經異常、下腹疼痛、痛經等不適。此外,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女性本身體質屬陰,受寒后極易出現腎陽不足,使得陰寒內盛、腎陽虛寒,使胞宮失于溫煦,出現“宮寒”。如果生活中再不注意局部保暖,子宮更是雪上加霜,嚴重者可導致排卵異常、受孕困難,甚至不孕不育等。
因此,無論什么季節,女性都要有意識地滋陰保暖。首先,讓身體“動”起來。很多女性不愛運動,事實上“動則生陽”,對體質偏寒的人來說,運動是升發陽氣簡單有效的方法。快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走路的同時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有助于疏通經脈、活絡氣血。其次,通過補氣來暖身。女性可適當吃一些溫熱暖身、有益氣補血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棗、花生、紅糖、阿膠等,幫助蓄積體內熱能,防止宮寒。后,適當補腎陽。腎陽充足,子宮就有了“護宮使者”,平時可以補充一些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滋陰補腎。當然,無節制地盲目減肥、衣著單薄、愛吃寒涼生冷食物等不良習慣更是“陽氣殺手”,要盡早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