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飲食可謂講究多多,由于不能隨意的食用日常食材,因此很可能造成身體營養缺失,如蛋白質的流失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那么,糖友該如何補充流失的蛋白質呢?快到下文來了解下吧。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合并癥之一,低蛋白飲食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非常重要。然而,有些患者知道過量蛋白質攝入有害后卻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此告別魚、肉、蛋、奶及豆制品,后導致營養不良、貧血等不良后果。
其實,人體就像一個儲存蛋白質的倉庫,每天都需要攝入及合成蛋白質,同時也要分解機體的蛋白質,只有兩者保持平衡才能保證身體各個臟器的正常運行。糖尿病腎病患者因胰島素抵抗、無氧代謝增加、酸中毒等原因造成體內蛋白分解代謝增強,如果蛋白攝入過低,極易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出現低蛋白血癥、漿膜腔積液、水腫等不良后果。
那么,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怎么合理攝入蛋白質呢?來自英國的一項研究或許可以給出一些指導。發表在美國國家腎病基金會官方期刊《美國腎病期刊》上的一項英國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一周吃兩次魚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嚴重的并發癥——糖尿病腎病。
來自英國劍橋阿登布魯克的阿曼達·阿德勒博士和同事通過對2.2萬名中老年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超過8%的糖尿病人有蛋白尿癥狀,而非糖尿病人中有這個癥狀的不到1%。尿中出現蛋白質是腎病的早期表現。阿德勒說,一旦情況惡化,將發展為更嚴重的腎臟疾病,甚至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幾率。
在糖尿病人中,吃魚頻率低于每周一次的,18%有蛋白尿,而頻率高于每周一次的,有蛋白尿的比例降到4%。阿德勒說,這個結果表明,多吃魚能預防因為糖尿病而導致的腎臟損害。可能是魚油改善了血脂狀況,從而減少了腎病的發生,也有可能是魚肉中的蛋白質等微量元素對腎臟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