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語言與精神改變,指發音困難、失語,寫字困難;個性突然改變,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語、煩躁不安,或出現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嗜睡。
4、其他先兆表現,如惡心嘔吐或扼逆,或血壓波動并伴有頭暈眼花或耳鳴,不明原因的反復鼻拙血,常為高血庇腦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與嗜睡,表現為哈欠連連,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的反應。隨著腦動脈硬化加重,動脈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嚴重惡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腦梗塞發作5至10天前,頻頻打哈欠,所以,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重要的報警信號。
6、軀體感覺與運動異常,如發作性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手握物體失落,原因不明的暈倒或跌倒,單側面癱,持續時間花24小時以內。追訪觀察,此類現象發生后3~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腦梗塞。
腦梗死后遺癥
腦梗塞后遺癥是指在腦梗塞發病一年后,如果還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語言障礙或口眼歪斜等癥狀,就叫做腦梗塞后遺癥,該時期也叫做腦梗塞后遺癥期,與恢復期相比,恢復速度及程度較慢。
1、中樞性癱瘓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由于大腦的神經支配是交叉性的,即左側的腦神經組織管理右側的肢體活動;右側的腦神經組織管理左側的肢體活動。當一側大腦半球血管阻塞或出血時,該部的腦組織受損。
2、周圍性癱瘓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3、嘴歪眼斜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4、麻木在腦梗塞后遺癥癥是中比較常見的,表現為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5、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也是常見的腦中風后遺癥。
6、失語是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喪失。
結語:通過以上內容的講述,相信大家對于預防腦梗塞復發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腦梗塞后遺癥是困擾腦梗塞患者及家人的一大難題,我們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用耐心和細心來護理腦梗塞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