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節日心理的幾項建議:
1、要合理安排生活
培養多種興趣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常會胡思亂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節日生活。適度緊張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實,而充實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愛好廣泛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豐富多彩就能驅散不健康的情緒,并可增強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義。
上班族建議:上班族要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補充睡眠,合理飲食,也可以想想節后的工作安排和今年自己的工作目標。上班后,一旦出現某些癥狀也不要著急,白天工作時可以喝點茶、咖啡提神,中午小憩一會兒,晚上爭取早睡。一般說來,一兩周后就可以恢復。
老人建議:應注意休息,兒女要多關愛。專家建議,老年人要在兒女們上班前盡快調整到平日的作息時間,如果入睡困難,可適當服用一些幫助睡眠的藥物;恢復因節日中斷的晨練、戶外散步等活動;要調整心態,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和平日里的老伙伴聚聚、聊聊。
孩子建議:應及時收心,休閑讀書相結合。專家建議,家長應幫助孩子制定包括休閑和學習在內的完整的節日計劃,內容要豐富健康,做到適可而止。孩子們應該考慮寒假作業是否完成,心中要有下學期的學習目標了。家長要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飲食,讓他們讀些課外書,帶孩子去趟書店。
2、適當變換環境
春節出游應注意外出時的自我保護與調適,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過滿,以免使自己過于緊張;注意及時休息,及時補充體能;易失眠者應該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對于年老體弱者,好不要做遠距離的長途旅行。
結語:無論是春節還是其他節日,我們似乎都會患上一種“假期后干什么都沒勁”的“怪病”。看了上文的介紹,希望大家能根據自身情況,積極的做好節日病的預防工作,讓節日成為真正的快樂休息時間吧!